您的位置:铜元天地首页- >> 币卡收藏
文章阅读

寻觅中国打制币:70年前的常临币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世界上的货币分为东西两个大系。历史上,西方货币以金银铜为主要币材,币面以图案为主。① 公元前7世纪小亚细亚的西部古国——吕底亚(今土耳其西部)出现为金银合金、不规则形,重量为0.2克到17.2克不等,动物图案为主。传入希腊之后,得到了飞速发展,伴随着希腊王朝的崛起,希腊钱币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古风时期(公元前600年-公元前480年波斯战争开始)、古典时期(公元前480-公元前323年)、泛希腊时期(公元前323年-公元前30年)。图案大致以神祇、英雄、君王,以打压法制币为主,也有少量铸币。自此,这一设计开始较为普遍流传开来,罗马帝国、西欧、拜占庭、君士坦丁、萨珊王朝,都从古希腊钱币发展而来的西方货币体系。② 东方货币以中国为代表,以铜铁等廉价金属为主。初始以海贝壳作为计价货币(公元四千年前)至后发展以生产工具象形青铜浇铸币、泥范或石范,钱币大多数不同样,币面一般只有文字,很少有图案。自秦统一中国,统一文字、度量衡后,以外圆内方的方孔钱为其基本样式,延传两千多年,并影响周边越南(安南)、日本(琉球)、朝鲜(高丽)等几百年。
  一、中国钱币最早的打制币:
  战国时期,《管子·国蓄》称以“珠玉为上币,黄金为中币,刀布为下币”,公元475年-221年楚国铸造的黄金货币“郢爰”,这词由方濬益《缀遗斋彝器考释》首先释出,另有“陈爰”、“专锾”等、“金状如印”、“金版”。③ 这里使用了铸造两字。另战国时期,正面铃印“郢爰”阴阳二字,极少阳文与圆形篆体印记略有大小,每方重10-17克(610克,54方)。④ 这里使用了铃印两字。细观单枚、多枚,大版“郢爰”有实物、有照片,大多以方框为界,大致等同,字体笔划近似,框外余留部分有多有少并不划一。如果说浇铸的话,这些特征是不应该有的,与同时代的钱币对比,是找不到相同点这么多的特征的,当时铸造还处于泥范阶段,“郢爰”金钣一方,安徽寿州出土,重八公分强,质黄金,色淡黄微赤,该古金沙也。面阴文“郢爰”二字,有框环之,似打印所成。渔人处得一饼,言得于淮水凡重七两余印,背有五指及掌痕,纹理分明。⑤ 这里使用了似打印所成。是否有另一种可能先铸造金版,然后铃印敲击,当时已有古玺的存在(即章的通称),我们现在看到的最早的印章大多是战国时期,古玺大都配上宽边,印文笔划细如毫发,都出于铸造。个人认为“郢爰”等金版部分是由先铸造印戳和金版,后用印戳敲击金版而成。郢为地名,爰为记重,一爰约为十二铢。
  二、西藏银币中的打制币:
  藏尼银钱战争纠纷后,乾隆三十六年(1791年)发布上谕,设炉制钱。中国真正的官铸流通银币(打制币、机制币)始于1792年清乾隆时期的“乾隆宝藏”。该币分三品,大者重一钱五分,中者重一钱,小者重五分,只限西藏流通。(章噶银币名为九松西阿)嘉庆宝藏,道光宝藏都有铸造,1840年改铸“甘丹颇章”,至宣统元年(1909年)西藏地方政府在拉萨城北札什办一水动力机器造币厂。⑥ 西藏早期银币大多数为薄片,厚度在1-1.35毫米,字体较峻深,圆不够规格,双面有藏汉文字,此种打制币也借助较大重力压制。
  三、新疆银币中的打制币:
  新疆最早回文天罡银币记载始于清嘉庆同治年间。光绪年间左宗棠入疆后铸有一钱、五分两种币值银币,字体纤细,外形极不规则,较厚似银课子。这时打制工艺似手工打制。光绪十六年(1890年)铸一种正面铸满、汉、回三种文字的银币,统称“三体文”,背面为龙图。从这枚钱开始可以看到新疆银币有原始水力压制的痕迹。书中记载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省城迪化水磨沟机器局开始机制币湘平钱系列、清代末年民国初年可见饷银系列。
  四、现存最近的打造币:
  走访常临币发行者和制作者,其中有杨桥镇的魏坤寿,他是常临币的发行者,因市场缺乏找零,他请丁家塘的铜匠韩费荣制作临时流通币。⑦ 当年制作过代用币的还有在常州城内双桂坊的正党寺开设银匠作坊的姚鹤声、姚椿桂父子,姚氏作坊用客师七、八人,加工金银首饰,1939年起两、三年时间内,武进、江阴一带乡下商店的老板到姚氏作坊加工代用铜币铜筹的颇多,生意兴旺。铜元代用币币模约6-7厘米见方,厚约2厘米,制作时将旧铜元放在刻有代用币图案的模芯,用手锤敲击。敲是有技巧的,第一锤一定要使币胚“咬牢”币模,凭经验和感觉敲制成形后,用手指捏牢币模在铁砧轻敲几下,或用手锤敲击币模的任一角,币即“跳”出。然后在背面敲上号码、店名或发行者姓名,即完成成品。如数量较多,时间较紧,币模可以多配几副,多人同时敲制。常州城里制作金属代用币最多最好的要数府直街谢元大开设的徽章店,谢家工坊较大,用客师十五、六人,有手摇台钻、脚档冲床、脚踏车床等多种设备。⑧ 常临币大多是手工制作,也有少部分有机械加工和纯机械制作的。
  在中国五千年钱币历史长河中,不同浇铸造币延续了两千多年,机械造币也仅有不到130年的时间;打造币在不同区域产生的时间也长短不一,所产生的原因也不尽相同。西方货币体系中17世纪前早期的造币法为什么在东方货币体系中近代货币又重新得以运用呢?我们从西方打制币图中可以制坯、修剪、称重、锤制的过程。锤制打制币也是有一定先进的地方:币材金属相对统一,重量相对稳定,图案相对划一,与机制币明显的区别在于外圆的规整度及边齿的处理,西藏、新疆部分银币所有特征都符合锤制币,常临币表面看和机制币近似,原因在于他使用了机制币的币坯。中国钱币制造从浇铸一步进入机制币得益于维护国家币权政府支持和可观的利益。锤制币根据各地方政府经济技术,因陋就简,常临币在政权、经济管理空白中为挽救地方经济顺畅,民间自发救市的应急手段,却留给后人研究当时经济活动的有力佐证,又给中国钱币史留下一朵奇葩。也算作钱币制造过程中一段插曲,给钱币收藏者多一种欣赏。
  ①中国近代机制币,孙鸣嘀,《中国金币》增刊2011.2期。
  ②贵金属纪念币历史渊源初探,邵志军,《中国金币》增刊2011.2期。
  ③《简明古钱辞典》,孙仲江等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④《简明古钱辞典》,高汉明编著,江苏古籍出版社。
  ⑤《郢爰金》,罗沐园,《泉币》第十七期,中国泉币学社。
  ⑥《西藏地方货币史》,肖怀远著,民族出版社。
浏览次数:486
复制 】 【 打印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8月23日钱币热门品种点评   上篇文章:许英俊谈常临币与中国铜元关系  
查看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