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铜元天地首页- >> 币卡收藏
文章阅读

钱币上的历史沉淀(图)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北京  陈宁
  古钱币作为一种历史的产物,作为一个收藏者,更多的关注是古钱币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和沉淀在上面的历史。
  在这方面,某些看似品相不佳的古钱币,而蕴含在上面的历史往往是深远的,其价值往往超出了钱币本身的价值。
  咸丰宝德局是咸丰年代为应对财政困难,而为热河行宫等机构提供薪饷和资金专门设立的铸钱局,它的存在仅仅有一年时间,因此现存资料和标本很少,对于它的历史研究还相对滞后。
  笔者2004年在河北固安收集到一枚奇特的咸丰大钱­——“咸丰元宝”宝德“当百” 。其钱径46.4毫米,边郭厚薄不一,在3.3~4.1毫米之间,重量 37.7克。此钱经过了严重的人为损伤,可谓伤痕累累,钱文、内外郭均经过了人为的打砸,虽然如此,仍然显出其铜质精良、无沙眼气泡、包浆熟旧的优良品质。在没有铲挖之处,地章极其平整。其文字虽然经过铲挖,却没有一般咸丰钱币的笔画粘连之处,而如“當”、“咸”、“元”等字笔画没有经过破坏,一笔一画纤细瘦劲、端部娟细如线,显示出书法之美。仔细观察,字口与地章连接之处,即钱文的侧面与钱体呈现出60度左右的角度,似乎经过精细的修整,颇有“字口如斩”之感。
  这枚钱币的重量、尺寸都明显小于资料中现存的“咸丰元宝”宝德“当百”的重量、尺寸。特别是满文的“德”字,不是一般咸丰宝德钱币的“直德”,而是一种资料上没有的“斜德”,在当时并没有发现相同的记载。
  2008年《江苏货币》第一期,李宪章先生在文章《咸丰宝德母钱及钱局兴废考》披露了一种新的宝德“咸丰元宝”背“当百”的版式:“此钱轮背径 47.5毫米,面背径 46.9毫米,穿
  9.8毫米,孔径8.5毫米,厚 4毫米,重39. 9 克。钱体:黄铜质地、无沙眼气泡,钱肉钱郭光滑,包浆熟旧、文字纤细瘦劲、字口如斩。与齐宗佑先生《咸丰钱币版式集粹》(亚洲钱币丛书)所刊母、样比较,分别轻15 克、15.3 克,直径分别小 4.1 和4 . 4 毫米,明显轻小。乃是“斜德”版式,此币未见流通,宝德局雕母珍贵,母、样亦罕见(图 1 )”。
  因此,可以断定这种版式的宝德当百确实存在的,它是一种咸丰宝德大钱新的版别。根据清代钱币铸造规则,在咸丰大钱发行的过程中存在一些试铸品,例如在《咸丰泉汇》中就有所谓的宝泉局咸丰当百“宽满泉”,即为试铸品,而没有通过法堂的审定,因此存世量极少。以咸丰当百“宽满泉”为例,存世仅为两三枚。因此,这种版式的宝德当百应该是母钱和样钱。
  由此可以设想,当时没有经过审定的试铸品应为数不少,但是经过历史的变迁,能够保持下来的是凤毛麟角。此钱就是劫后余生的一个珍品。
  至于这个版式的咸丰宝德当百,为什么比常见的宝德咸丰当百的钱径、重量小,笔者认为这是一种专门为“减重”而设计的咸丰大钱版式,克勤郡王咸丰大钱就是一种专门设计的“减重”版式,其当百大钱,直径一般在48~49毫米之间,重量在20克上下,与这种宝德当百的有关数据大体相当。这种“宝德咸丰当百”的“减重”版式,由于宝德局的停办,咸丰宝德大钱来不及“减重”,胎死怀中了。
  此枚钱币虽然经过人为的损毁,但是侥幸地保存下来,却成为清代钱币铸造发行过程的一个难得的实物标本,是极其珍贵的。(责编:丁丑)
浏览次数:601
复制 】 【 打印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期待青铜器金银币看好次新品   上篇文章:回顾金银币十年发展历程  
查看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