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铜元天地首页- >> 收藏知识
文章阅读

文物古玩要不要打假 圈内圈外有不同声音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有人说中国现在是全民收藏热,收藏成了仅次于炒股的又一大“群众运动”。但其中也有一些弊端,比如赝品盛行,文物鉴定可信度不高等。因此,不时有人呼吁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加强管理。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却发现,“圈内”和“圈外”有着不同的声音。
  全国7000万人参与收藏
  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每天人山人海。近5万平方米的市场里,满满当当全是各种艺术品。
  “潘家园的人气高,原因就是一个,人们都想到这儿能淘到宝,拣到‘漏’。”民间瓷器收藏鉴赏家白明说。
  收藏界人士估计,全国参与收藏的人数有三四千万,有人甚至认为多达7000万。
  “收藏应该是一种个人爱好。”国家文物局原顾问、中国文物管理法起草执笔人谢辰生说,“但眼下的收藏热,有许多不正常因素掺杂在里面。”
  业内人士说,喜爱艺术、陶冶情操者应是大多数,但冲着古玩的巨大利益、想一夜暴富者也占相当大的比例。不过,近年收藏情况正在发生变化,那就是趋于理性。
  收藏其实是“小众”的事
  “大多数人收藏是跟风。”白明说,“其实收藏不应该是大众的事,而是‘小众’的事。”
  白明说,收藏艺术品、字画、古玩,需要有深厚的历史、艺术和专门知识支撑,否则就会上当。但收藏界却不兴打假。一般的规矩是“打落门牙往肚子里咽”。
  因此,尽管有不少媒体在呼吁规范文物市场,但收藏界本身打假的呼声并不高,有人甚至就是要体验其中的酸甜苦辣,把这些当作一种人生乐趣。
  监督鉴定应建立相应制度
  收藏界不打假,其中一个原因是文物古玩鉴定不易。
  不管是国家,还是各省市的文物鉴定委员会,都不承担社会文物鉴定工作。社会上其他文物鉴定机构多数是民间自发形成的。
  文物古玩鉴定肯定是有标准的,但这种标准不具有刚性,不易量化,用政策法规强行规范也不现实。
  然而,业内人士也承认,专家与鉴定公司联手作假也是有的,只是不好认定而已。
  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是否应该介入文物鉴定的工作,专家们也各有看法。谢辰生老先生倾向建立鉴定人员资格制度,但他认为这一制度建立要从长计议,自然,实行起来也需要一个不短的时间。
浏览次数:1549
复制 】 【 打印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马未都说收藏第四讲:中国的坐具(2)   上篇文章:紫砂集藏知识  
查看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