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铜元天地首页- >> 币卡收藏
文章阅读

江汉关博物馆征集两枚百年银锭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记者管菁 通讯员彭建 李笙清)在本报的积极推动下,江汉关博物馆征集文物取得重要进展——昨日,江汉关博物馆筹建处向本报独家公开了两枚光绪年间的江汉关银锭,这两枚银锭上周经文物专家鉴定,为距今100多年的清代光绪年间所铸,价值近百万元,是目前江汉关博物馆征集到的最珍贵文物,堪称该馆的“镇馆之宝”。
  记者看到,这两枚50两的银锭均为马蹄形,两端高高翘起,中间凹陷,底部密布蜂窝,每枚锭面戳记有3个,呈一横二竖排列,铭文为繁体。一枚戳记铭文为“江汉关,光绪六年,匠有成”;另一枚的铭文为“江汉关,光绪二十四年,协成号匠王松”,每枚重约1800余克,拿在手上感觉沉甸甸。
  “这两枚银锭是见证江汉关历史的最直接的实物。”江汉关博物馆筹建处向元芬研究员介绍,1862年1月1日,经清廷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批准,江汉关正式建立,其主要职责是征收进口税、缉私、长江上下游航道的测量与管理以及邮政、气象、检疫等其他业务,当时江汉关将所收税银集中铸成银锭上缴国库。此次征集到的这两枚银锭,是光绪六年(即1880年)和光绪二十四年(即1898年)由江汉关分别委托“协成号”和“有成号”银号铸造,“王松”则是协成号铸造银锭的银匠名字。
  征集到这两枚珍贵的江汉关银锭,本报起了关键作用。向元芬介绍,8月下旬,现居北京的一位私人藏家杨先生在飞机场待机时看到了本报《寻访江汉关记忆》专栏后,立即联络江汉关博物馆。上周,这两枚银锭从北京返汉,经湖北省、市钱币、文物权威专家对银锭进行鉴定后,认为“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文物价值”。
  向元芬研究员介绍,江汉关银锭存世量稀少,此次该馆收藏的这两枚江汉关银锭品相好、年代较早,为晚清江汉关遗存之物,属江汉关银锭中的珍品,通过银锭上的铭文,可以让人们了解江汉关的关税征收、税银上缴及铸造工艺等情况,自然更显珍贵。
  据悉,江汉关博物馆筹建处自去年11月起向社会公开征集文物,截至目前,已征集到相关文物700余件,包括制服、牌匾、照片、票据等,年代从晚清至现代,贯穿百余年岁月沧桑。
  【幕后揭秘】
  银锭藏家:长江日报照亮它们“回家”的路
  记者管菁 通讯员彭建 李笙清
  江汉关镇馆之宝由藏家杨先生提供,昨日,现在北京从事收藏生意的杨先生告诉记者,“江汉关银锭见证着历史,也见证着我和武汉的不解之缘。”
  今年30多岁的杨先生是湖北襄阳人,曾在武汉的中国地质大学计算机专业求学。大学期间他逛沿江大道时,美丽雄伟的江汉关大楼以及“江汉关”3个字,曾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大学毕业后,杨先生辗转多地,近几年他将目光投向了自己喜爱的收藏行业。今年7月,他在朋友处收购了3枚海关银锭,其中两枚就是江汉关银锭,另一枚是东海关银锭。
  今年8月,杨先生回汉参加同学聚会,回京候机时,他在休息室里无意间看到了一份《长江日报》,大学时曾多次读过的这份报纸,让他感觉熟悉而亲切。而本报文化新闻版“寻找江汉关记忆”专栏,让他意识到自己手中的这两枚珍贵的江汉关银锭,终于找到了“回家”的路。回京后,杨先生迅速和江汉关博物馆取得联系。
  护送使者:枕着银锭一夜未眠
  记者管菁 通讯员彭建 李笙清
  江汉关银锭如此贵重,它是如何从北京运到武汉的?昨日,负责运送此文物的市文物交流中心副主任王更胜告诉记者,文物运输最重要的是安全,这两个银锭是自己“枕”回武汉的。
  王更胜讲述道,他受江汉关博物馆筹建处的委托,到北京与杨先生接洽,9月9日中午,王更胜见到了期盼已久的两枚江汉关银锭,只见它们被放在两个精制的小木匣里,品相不错,有铭文,非常符合清代江汉关银锭的特征,一看就是“好东西”。
  为了保证文物安全,王更胜和一位同事决定当日携宝返汉,他们购买了当晚从北京返汉的火车票,一上火车,王更胜就把装有银锭的木匣子放在枕头下,王更胜坦言从事文博工作十余年,以往接触多是玉器、瓷器、陶器等,护送银锭还是头一回,感觉非常兴奋、紧张的他一夜难眠。
  9月10日一大清早,王更胜将银锭平安送达市文物交流中心的库房。回到家后,他美美地睡了一觉。
  【专家点评】
  江汉关银锭存世量
  不超过50枚
  记者管菁 通讯员彭建 李笙清
  昨日,参与此次银锭专家鉴定会的湖北省收藏家协会钱币分会会长曹红光介绍,海关银锭是钱币收藏中的稀罕之物,极其珍贵。
  今年49岁的曹红光曾经在银行工作多年,从事钱币研究十余年,他说,目前存世的海关银锭有江海关、粤海关、闽海关、浙海关、东海关、江汉关等多种类型,由于海关银锭存世量少,备受藏家追捧。
  曹红光称,目前发现的江汉关银锭仅有一枚是同治年间铸造,其他均为光绪年间铸造,保守估计,其存世总量不会超过50枚。此次江汉关博物馆征集的两枚银锭中的一枚,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枚“光绪六年”铸造的江汉关银锭,相当珍贵。
  清朝末年,江汉关的税银收入巨大,按理说现在应该有大量银锭存世,但为何银锭如此之少呢?曹红光称,当时银锭的去处很多,比如用于战争赔偿和外债的赔付、镇压太平军等军费开支。同时,上缴的江汉关关税银锭都进了银库,作为政府财产,免不了被熔化改铸成其他品种银锭的命运;此外,清朝末年,湖北建造了湖北造币厂,开始制造银币,其间也改铸了不少银锭,这些都导致了海关银锭特别是江汉关银锭存世稀少。
  此次江汉关博物馆征集到的江汉关银锭为50两银锭,折算为现在的1600克至2000克左右,在当时江汉关官铸的银锭就此一种吗?曹红光称,当时除了50两的,还有5两的,不过存世也很少。据他所知,目前人行武汉分行湖北钱币博物馆就珍藏有全国唯一的一枚。
浏览次数:520
复制 】 【 打印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9月19日上海钱币市场行情综述   上篇文章:9月18日钱币热门品种点评  
查看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