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铜元天地首页- >> 币卡收藏
文章阅读

粮票限富:压抑财富欲望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中国词典:1955年8月25日,我国通过《市镇粮食定量供应凭证印刷暂行办法》,规定粮票只是购粮的凭证,本身不具有价值,不属有价证券,不许在市场买卖流通。随后,第一套全国粮票面世,揭开了中国“票证经济”的帷幕。
  粮票等票证,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人们的财富欲望———有钱无票连米都买不到,模糊了钱的价值。
  长航退休老人余超伦是票证收藏爱好者,收藏有上千枚粮棉油类票证。在余先生家,他和太太一起向记者展示了这些票证,并回味起那些吃饭穿衣都凭票供应的“票证时代”。
  开门票:如今每张值500元
  余先生粮票收集簿的第一页,就是8枚1955年发行的重庆粮票。这套被称为“开门票”的粮票,最近在票证市场上单卖价格达500元/枚,8枚一套的价格为3000元。
  “发行之初,这些粮票也不比现在便宜。”余先生介绍,当时按职业供应粮食,干部21斤/月,中学生32斤/月,居民25斤/月,搬运工人37斤/月。其中,居民和干部还要扣2斤作节约,“一般人都吃不饱,更不会把粮票卖出去,‘黑票’都是有价无市的。”
  余先生所收集到的粮票都是后来从票证交易市场上买来的,他估计是当时管理发票的单位没发完才遗留下来,“要是发到市民手中,是不可能有剩余的。”
  想吃油:自称军属买到肥肉
  余先生说,自己在上世纪60、70年代,基本没吃饱过,“那时候能想到的最奢侈的一餐是煮一大碗面,放上几根青菜和葱花。”
  “那时候农民进城卖菜是要被抓的。”余先生的太太金女士回忆,每到周末,城里人就到郊区去挖野菜和树根,甚至有人吃观音土。在三年自然灾害时,城里人特别羡慕农民们有地种。
  一张1958年发行的红苕票说明,当时5斤细粮票能换25斤红苕票,将细粮兑换成红苕显然更能吃饱。
  但当时一般家庭每个月最多只供应1斤菜油,只吃红苕不吃油人受不了。“当时想买点菜和肉要头天晚上去排队,跟卖肉的营业员关系好,才拿得到肥肉。”金女士笑说,当时的人很尊重军人,自己去买肉时就自称是军属,以求营业员给自己多割点肥肉,“瘦肉当时被认为是不好的肉。”
  供应紧:基本没人办宴席
  当时的人结婚怎么办宴席?余先生说,基本没人办宴席,请客都很少,原因很简单:请客了,自己一家人就不够吃。
  金女士则回忆:“当时出去做客,大家都送粮食,大概意思也就是自带粮食,聚在一起乐一乐而已。”
  不仅粮食需要凭票买,布匹、手电筒、解放鞋、牙膏、牙刷等一切生活用品都要用专门的票购买,而这些供应也是很少的。比如一个人每年得的布票只够做一件衣服,做了上衣就做不了裤子,凑一身新衣得两年。
  出门难:要开证明换通用票
  在票证时代,上级行政单位发的票可以在下级行政单位通用,而下级行政单位的票则不能越级使用。
  在上世纪70年代要出差就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先要计算大概需要多少粮票,然后到单位打证明,凭证明去粮站,用自家的地方粮票换省粮票或全国粮票。出门后,也有一个人是专门管账的,“在外吃饭大家都是AA制,因为单位是没有粮票拿来当公款的。”
  尽管出门麻烦,余先生还是愿意出差。“有时候开车帮某乡政府带些煤炭,对方感激我们,会招待吃一顿。”
  “最后一套正规重庆粮票,是1988年发的9枚一套。”余先生说,但当时粮食政策已放开,到处可以买粮食,城镇居民即使领了粮票,也不太上粮站去买粮了,“上世纪80年代以后的粮票在票证市场比较好买到,价格也便宜,票证时代就这么渐渐结束了。”
写进博客
浏览次数:1058
复制 】 【 打印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一市民64万元买四根金条   上篇文章:12月4日上海钱币市场成交汇总  
查看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