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铜元天地首页- >> 币卡收藏
文章阅读

辛亥革命100周年金银纪念币赏析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1/4盎司圆形精制金质纪念币背面图案1/4盎司圆形精制金质纪念币背面图案
1盎司圆形精制银质纪念币背面图案1盎司圆形精制银质纪念币背面图案   编者按:
  中国人民银行于2011年9月30日发行辛亥革命100周年金银纪念币,引起了媒体和广大集藏爱好者的广泛关注,中国金币网将陆续编发关于该套金银纪念币的赏析文章,希望能对集藏爱好者有所裨益。今天编发辛亥革命100周年金银纪念币系列赏析四:有一种目光,特别令人感动。
  有一种目光,特别令人感动
  ——辛亥革命100周年金银纪念币随想
  穿越百年时空隧道,在我的搜索视野中,忽然发现有一种目光,特别令人感动,令人遐思。这就是一个伟人和许多无名英雄的目光,它出现于辛亥革命100周年金银纪念币所塑造的艺术形象之中。
  这套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发行的金银纪念币,包括1/4盎司金币和1盎司银币各一枚,正面图案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背面图案分别是孙中山像和“武昌起义”浮雕。
  纪念金币上的孙中山像,没有采用人们所熟悉的标准像,而是根据摄于1911年的历史照片进行再创作,洋溢着浓郁的时代气息。画面上,孙中山的形象略呈侧面,双唇紧闭,目光深邃、睿智,眼神中饱含着忧国忧民的激情,透露出坚韧不拔的意志,生动地再现了一个中国革命伟大先行者的思想深度。
  孙中山早年先后求学于檀香山、广州、香港,行医于澳门、广州;曾上书李鸿章,主张变法自强。当他目睹官场的腐败,统治者对人民作威作福,对帝国主义俯首贴耳,深感封建制度不可救药,决心走民主革命之路。而随着革命的发展,他对人民产生越来越大的信心,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的伟大主张。
  孙中山的远大目光,来源于对世界形势的正确判断。人们很自然地联想起那次宁海观潮的情景。武昌起义5年后的一天,即1916年9月15日(农历八月十八日),孙中山应好友许行彬的盛邀,偕宋庆龄及张静江等一行,专程到浙江海宁盐官镇观潮。“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其时,平静的江面上传来隐隐雷声,越来越近,越来越响。只见一排巨浪从远处滚动而来,所到之处,排山倒海,惊心动魄,飞雪漫天,瞬息万变。面对此情此景,孙中山的深沉目光顿有所悟:“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后来,他将这16个字,以雄浑、遒劲的楷书写成一幅著名的题词,成为其经典思想之一。
  纪念银币上的那些“目光”,也同样令人动情。这幅名为“武昌起义”的浮雕,于上世纪50年代由董希文绘稿,傅天仇雕刻,原作刻于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基座。它以现实主义的叙事手法,凝固了起义士兵冲向总督衙门的历史瞬间,充溢着辛亥革命“猛进如潮”(孙中山语)的豪情。你看,那总督府的门匾已被打落在地,象征封建王朝的龙旗,也已被起义军踩在脚下。然而,最令人感动的,还是每一位起义者的神情和目光。那些握着“汉阳造”冲锋的战士,他们的目光盯着前方同一个目标,即门口蹲着一对石狮子的总督府衙门,凝聚着愤怒、仇恨和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而那一位举着指挥刀身先士卒的军官,正回首召唤后面的士兵,目光中更是充满必胜的信心。
  感谢这套金银纪念币的设计师和雕刻师,正是由于他们的创造性劳动,并采用最先进的工艺技术,生动而精细地还原了真实的历史画面,使一位伟人和许多普通士兵的不同“目光”,同样令人感动,发人深思。
  目光是每个人心灵的折射。在面临史无前例改革大潮的当今时代,无论是运筹帷幄的领导者,还是平凡淳朴的普通百姓,都将从革命先驱者的目光中,获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意志和无穷力量。
浏览次数:670
复制 】 【 打印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第四套人民币拐头下跌   上篇文章:第四套人民币节后受挫  
查看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