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铜元天地首页 >> 文章中心
文章阅读

神秘之源:从醴陵到中南海

来源/作者:网络 |
  
  经历了二十余年的空白期,新中国成立后,醴陵瓷的窑火再一次熊熊燃烧起来。釉下五彩能否重现辉煌呢?
  醴陵市文联主席刘放年,是当地研究陶瓷史的专家,每隔一段时间他就会在自己的博客上详细记录下有关釉下五彩的点点滴滴,他向记者讲述了釉下五彩瓷复烧之初的一段佳话。
  重燃炉火待寿公
  建国初期,醴陵瓷业日渐没落,釉下五彩工艺频临灭绝。在这个紧要关头,出现了两位重要人物:林家湖和吴寿褀。历史证明,他们在釉下五彩瓷的发展史上功不可没。
  1951年,林家湖是醴陵陶瓷研究所一名普通的技术员,强烈的历史责任感使他想把已经失传的釉下彩瓷抢救过来,为此四处寻访当年的老艺人和知情者。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次谈话中,有人提到一位名叫吴寿褀的老人,据说这位老人清末民初曾经是湖南瓷业学堂的徒工,身怀釉下五彩绝技,后来由于民国瓷业衰败,吴寿褀早已回到醴陵北乡老家,弃艺归田。
  听到这一消息,林家湖异常兴奋,不顾隆冬的严寒,脚穿一双布鞋,腋下夹着一把油纸伞,翻山越岭在北乡转悠了两天,也不见吴寿褀的踪影。次年春,林家湖在乡下收购窑柴时,偶然听到一位送柴的农民说:“我们那里寿公画的画,比你们瓷厂画的好得多呢。”林家湖一打听,果然就是那个吴寿褀!第二天,林家湖就迫不期待地启程去找那个“寿公”。几经周折,才在当地的一个山冲里找到他。此时的吴寿褀,已年逾古稀。
  两位制瓷艺人一碰面,犹如伯牙遇到子期,他们彻夜长谈,从绘画技法谈到人才培养,从釉下彩瓷工艺谈到醴陵瓷业发展前景。当林家湖诚恳邀请吴老再度出山时,不料却被吴寿褀以“技艺荒疏,有负众望”为由婉言谢绝。尔后,林家湖并没有放弃,他一面向领导力荐,一面数次前往吴寿褀家劝说。1955年,吴寿褀终于被林家湖“三顾茅庐”的精神所感动,答应出山。
  于是,吴寿褀被调到醴陵陶瓷研究所工作。他把频临失传的釉下五彩瓷技艺,通过培训艺徒和举办业余训练班的方式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一代,培养了一支实力雄厚的新生力量。像邓景渊、李人中、邓文科、陈扬龙、佘华、丁华汉、易炳宣等人,都是从那个时候成长起来的,个个身怀绝技。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频临灭绝的釉下五彩瓷不仅在抢救中恢复了生命的活力,而且有了更大的创新和发展。
   
浏览次数:740
复制 】 【 打印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和谐之美 创新引导未来   上篇文章:从中国嘉德拍卖看今春瓷杂市场(图)  
查看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0)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