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铜元天地首页 >> 文章中心
文章阅读

拿破仑与卢浮宫

来源/作者:网络 |
  拿破仑一世半身雕像是当时著名的雕塑家巴托利尼的作品 本报摄影记者/王晓东
拿破仑一世与玛丽·路易莎的茶壶、奶油罐及茶叶罐 本报摄影记者/王晓东
拿破仑一世的私人旅行用品箱 本报摄影记者/王晓东
    巨幅的《身着加冕服的拿破仑一世》油画,与放在卢浮宫展厅的地毯《杜伊勒里宫宝座厅地毯中央圆章》上的拿破仑在杜伊勒里宫的宝座,置放在展厅入口处。 本报摄影记者/王晓东卢浮宫从12世纪建成开始,先后担任了堡垒、法国王室档案珍宝馆、皇宫的角色。在法国大革命之后,卢浮宫开放成为公共艺术博物馆。虽然大革命的国民议会开启了这扇大门,然而最终将卢浮宫变成世界艺术宝库的,还是拿破仑
  如果没有拿破仑·波拿巴,卢浮宫究竟什么时候能成为公众的艺术殿堂会是一个问题。正在故宫展出的“卢浮宫·拿破仑一世”展览,分作“拿破仑一世王朝”、“卢浮宫领地与艺术”和“1815年以后”三个部分,展现拿破仑与卢浮宫渊源的同时,也展示了拿破仑戎马倥偬的一生和他奢华的宫廷生活。此展是故宫博物院、卢浮宫博物馆两家世界著名博物馆的首次合作,展示了卢浮宫博物馆收藏的珍品文物100件套,包括绘画、雕塑、陶瓷、家具、工艺品等。同时这个展览也是第三届“中法文化交流之春”的重要组成部分,卢浮宫馆长亨利·鲁瓦耶特介绍说,其中的不少文物,如油画《身着加冕服的拿破仑一世》、杜伊勒里宫内拿破仑一世宝座、朱红色的拿破仑旅行用品箱等“都是第一次走出法国”。
  卢浮宫“原貌呈现”
  巨幅的《身着加冕服的拿破仑一世》油画,与放在卢浮宫展厅的地毯《杜伊勒里宫宝座厅地毯中央圆章》上的拿破仑在杜伊勒里宫的宝座,置放在展厅入口处,与展厅尽头的拿破仑半身塑像还有两架巨型烛台遥相呼应。在展厅中循环播放的卢浮宫博物馆的纪录片里可以看到,这样的安排正如鲁瓦耶特所说,是“再现了卢浮宫陈列的原貌”,把真实的感受从卢浮宫带到故宫。
  1769年出生的科西嘉人拿破仑·波那巴经过法国大革命之后,带领诸多忠于他的将领最终取得了法国的政权,建立了波那巴王朝。1793年,现在的卢浮宫博物馆的前身中央艺术博物馆向公众开放,到了1814年,也就是拿破仑生命的倒数第二年,此地已经成为全欧洲知识分子心目中的“艺术殿堂”。卢浮宫从12世纪建成开始,先后担任了堡垒、法国王室档案珍宝馆、皇宫的角色。在法国大革命之后,卢浮宫开放成为公共艺术博物馆。虽然大革命的国民议会开启了这扇大门,然而最终将卢浮宫变成世界艺术宝库的,还是拿破仑。
  深受卢梭等启蒙主义者影响的拿破仑,在他一生当中,不但有四处远征的武功,也有不少文治。除了后世著名的影响欧洲法律体系至今的《民法典》(也被叫做《拿破仑法典》)之外,扩建卢浮宫的工程也要算他的大功一件。卢浮宫始建于12世纪,在拿破仑时代开始扩建,将卢浮宫与杜伊勒里宫连接到一起,到了拿破仑三世时代达到全盛,呈现出今日的胜景。在展览当中不但有诸多新扩建工程的设计草图,也有两位卢浮宫建筑设计师夏尔·帕西埃和弗朗索瓦·皮埃尔·封丹的胸像。
  在拿破仑时代,执掌王家艺术品收藏顾问大权的是多米尼克·维旺·德农,在展览当中他的罗马风格的胸像尺寸颇大,披肩宛然,好似古代智者。他既是拿破仑手下的军人,也是铜版画家。50多岁的时候,德农仍然跟随拿破仑的埃及远征军,用他的铜版画记录了那段历史,也促成了后来风靡欧洲的埃及学的诞生。卢浮宫成为公共博物馆之后,曾经先后被叫做中央艺术博物馆、拿破仑博物馆,一直到最终定名卢浮宫博物馆,德农都是馆长,负责选择入藏的艺术品,同时他也负责卢浮宫的改建。而展厅当中那尊巨大的拿破仑半身雕像,也是为当时的拿破仑博物馆创作,乃是当时著名的雕塑家巴托利尼的作品,后来摆放在拿破仑博物馆的入口处。
  拿破仑皇帝的生活
  历史学家和艺术史家们都对拿破仑的时代津津乐道,前者关注的是那个时代波谲云诡的世界,而后者经常关注的则是拿破仑对新古典主义的格外热衷。拿破仑一直热衷于建立所谓第三罗马帝国,因此他的胸像和画像都全面向“伟大属于罗马”的年代靠拢,他的胸像和加冕像上,他都戴着桂冠——众神之王朱庇特的象征。而他的皇后,不论是以美丽著名的约瑟芬,还是后来的奥地利公主玛丽·路易莎,都喜爱穿着罗马时代的贵妇衣裙。丝绸是她们热爱的衣料,而各种花纹的挂毯则点缀着她们的宫廷生活。在一幅约瑟芬的画像里,人们可以看到那时最豪华的挂毯。
  在展厅的一隅,一套朱红色盒子装的银镶金旅行用具套装闪闪发光,这乃是手工匠人马丁·纪尧姆·比昂内为拿破仑特制的。这套包括了洗面盆、牙刷、剪刀等等92件物品的套装使用了象牙、金银,其中有78件都是专门用作梳洗的工具。皇帝在杜伊勒里宫使用的餐盘也同样出自比昂内之手,耗资4万个金法郎。最早当拿破仑在法国大革命当中被称作一个“公民”的时候,人们大概没有想到他后来会成为最接近历史上全盛时期罗马帝国皇帝的人。甚至当他在流放的小岛上逝世之后,很多法国人仍然对他抱有强烈的热情,展览上也可以看到在他逝世48小时之内,先用石膏倒模,然后用青铜铸造的他的面具。
  追随拿破仑的将军很多,他们当中的很多已经被遗忘,而另外的一些则通过自己在卢浮宫当中的造像而留名。拜伦的诗当中曾经提到过的马尔索师长,在这次的展览当中就既有胸像又有全身小像,英俊面孔栩栩如生。在卢浮宫刚刚开始收藏艺术品的年代,立下战功的军人们的雕像和画像,大概是同样曾经身为军人的德农的目标之一。同样,描述各种战斗场面的铜版画也可以在展览当中让军事爱好者一饱眼福。

周舒
浏览次数:782
复制 】 【 打印
查看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0)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