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铜元天地首页 >> 文章中心
文章阅读

北宋佚名《洛神赋图卷》

来源/作者:网络 |

《洛神赋图卷》(局部)
  中国绘画源远流长,人物画是最早具有艺术品格的画科,也是最直观反映人类自身生产、生活、思想的画种之一。前不久,辽宁省博物馆联合上海博物馆,共同举办了“世貌风情——中国古代人物画精品展”,展出两馆收藏的唐至清代人物画精品50件。这次展览以人物画的题材内容为视角,从“盛世繁华”、“释道仙界”、“文士雅韵”、“诗赋幻化”4个专题构建展览体系。在众多精品中,辽宁省博物馆珍藏的北宋佚名《洛神赋图卷》更显得弥足珍贵。
  “东晋是中国卷轴画发展的初始阶段,以人物画的成就最为突出,顾恺之便是当时最著名的画家,被后世尊为"画家四祖"之一,对中国画发展的影响极为深远,但历经千余年沧桑变幻,顾恺之的真迹早已杳不可得,传世的几卷摹本便更加稀罕。”辽宁省博物馆馆长马宝杰介绍说,目前所知传为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卷》共6件,除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一件为册页外,其余5件(北京故宫博物院藏3卷、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1卷及此卷),构图、内容与造型基本一致,均为宋人摹本,唯技法工拙不一,而此卷是现存宋摹本中最完整、最古朴的一件。
  《洛神赋图卷》原作为顾恺之以三国时代建安著名文人、曹操第三子曹植所作旷世奇文《洛神赋》为题材绘就的连环画,是传世中国画中以文学为题材的最早作品。作品按《洛神赋》文意安排画面顺序,横635.3厘米,纵27厘米,分22段,设色绘人物、山水、龙鱼、车马、神物,描绘了曹植行临洛水与洛神水边初见、心生恋慕、人神殊途、龙车载返等故事内容。长卷式画面以山水、题字隔断故事的主要场景,一段图一段文,文字以小楷书就,工整朴茂,文与画相得益彰。人物刻画生动细致,笔法秀劲,意致潇洒,充分体现了原作的思想与浪漫情怀。
  在顾恺之所处的时代,中国绘画是不讲透视和比例关系的,而是采用一种感觉经验中积淀的对重要表现对象的拔高扩大处理。比如重要人物就画得比次要人物要高大,以突出重要人物的神情及衣着。《洛神赋图卷》也不例外,其人物形象高古稚拙,与同时期石雕、壁画、漆画相类,传神地描画出洛神飘逸的身姿和多情的性格。画面色彩浓丽丰富,构图繁杂而不嫌雍塞。
  图中有大量的对于云和水的写照,画家所勾描的对于水的势态的描绘,有时舒展自如,有时平滑光洁,有时荡漾回旋。总之,画家笔下不同的水势、水态、水性千变万化的组合,使这种种波涛律动的江浪之美又与画中人物的惊讶、激动、惆怅、流连烘托成一体,影响着画中气氛,让人可一窥东晋画家顾恺之所创造的“高古游丝描”之风貌。
  此卷中所钤历代鉴藏印记80方,最早者为北宋徽宗“宣和”印和南宋高宗“绍兴”朱文连珠印。后几经辗转,此卷清乾隆时入藏清内府,至末代皇帝溥仪将其携出清宫,后辗转入藏辽宁省博物馆。
浏览次数:794
复制 】 【 打印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邓超华画展下周三举行   上篇文章:21件宋元明清法帖拍出1311万元  
查看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0)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