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铜元天地首页 >> 文章中心
文章阅读

回来吧 作为游子的古玩

来源/作者:网络 |

    撰稿:沈嘉禄(主笔)  大约从2005年开始,国内几大拍卖公司开始杀向海外市场征集文物,这鉴于两个因素,一是国内的拍品征集变得越来越艰难,二是海外市场的文物古董比国内的要便宜一半以上。而事实上,民间收藏家的嗅觉更加灵敏,他们早在数年前就跑到欧洲市场淘宝了。
  据北京海关透露,2007年北京关区进口文物价值超过300万美元,占全国文物进口总值的50%以上。而在2 006年,北京古玩城为顺应市场发展需要建立了海外文物回流厅,有北京、香港、台湾等地区的十多家文物公司入驻,主要经营海外回流的文物,其中不乏包括元青花、清三代官窑和佛像等稀世之宝。
  袁慧敏是西泠印社拍卖公司驻上海办事处主任,也负责海外文玩的征集鉴定工作,在最近三四年里多次去日本征集流散文物,凭借他在日本的人脉关系,每次均大有收获。他说:“日本收藏家对中国文物历来珍视,清末民初,从北京、天津、上海等城市购买大量文玩古董运回日本,其中包括从皇宫流向民间的珍品,当然更多的是从古董店里购买的。现在,之所以出现回流的情况,是鉴于三方面因素:一是中国大陆持续不退的收藏热,形成了一个价格高地,对日本收藏家颇具吸引力。二是收藏家们进入老境或已经谢世,他们的后代对家藏的文物古董并无兴趣,有意变卖换钱。三是与中国经济连续走高形成反差的是日本经济连年滑坡,导致日本藏家的文物消费力下降。欧洲的情况也差不多,如果说有区别的话,则是今天的欧洲青年人对中国传统文化更加生疏、隔阂吧。”
  在袁慧敏征集的文物中,还有相当一部分是新中国建立后作为出口创汇的主力品种流出境的,比如瓷器、玉器和字画,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卖得相当便宜。随着国内市场行情的看涨,海外藏家手里的东西也水涨船高,一旦脱手就可实现惊人的利润。而在回流的古玩中,文房用品的升值空间更加大,因为它的文化含量很高,更为国内收藏家所看重。
  袁慧敏从日本征集来的砚台就有好几批,其中有一部分是名人曾用砚和砖砚,在先后三次拍卖专场上几乎全部高价成交。
  一位在文物商店工作了三十多年的老法师对记者说,中国已经从一个文物输出国转变成文物消费国,文物回流的势头在近几年里不会逆转。-
浏览次数:732
复制 】 【 打印
查看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0)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