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铜元天地首页 >> 文章中心
文章阅读

陈牧春:情系老房

来源/作者:网络 |
  陈牧春:情系老房
陈牧春画作
  陈牧春
  1967年生于北京。
  曾就读于北京工艺美术学校、中央美术学院、徐悲鸿画室、北京大学艺术系。
  作品被日本、美国、德国等私人收藏。
  1997年在奇然大酒店画廊参加三人实验油画展。
  2007年参加第十四届中国艺术博览会。
  同年获第三届海淀文化节书画摄影展优秀奖。
  “我是一个画者。每天起来,泡一杯清茶,放上喜爱的音乐,开始对着画布沉思。画画是净化我心灵的药,每次在现实生活中失去了方向,我都要回到我的画里,只有它能安慰我,告诉我还有一个纯净的世界不要失望。我画那些已经逝去和将要逝去的风景,似乎我知道所有的一切都终会消失,我要在画布上留下它们,尽量久地保留住它们。我希望看了我的画,能让人安静下来。我画这些老房子,就常常像坐在远离尘嚣的孤寂与静谧中,沉思默想,画的过程使我安详和满足。”
  陈牧春是一位细心而体贴的女士,为了不让我们去很远的地方采访她,她亲自来到报社。“我住的地方太远,怕你们去了之后找不到,还要花很长的时间,所以我就过来了。”此刻,她的温文尔雅、善解人意尽显眼前。她的画正如她的人一样,安静、秀美、深邃,仿佛有着一种神秘感,吸引你去探索、去挖掘。
  我与北大老房子
  老房子就像一副旧画,虽然褶皱了、发黄了,但却回味无穷。那是一份珍宝,一份财富。说起陈牧春和北大老房子的情缘,似乎有些浪漫。在一个雪花纷飞的下午,陈牧春在北大漫步时无意中闯入了燕南园,从此这里便成了她魂牵梦萦的爱人、记忆中挥不去的乡愁。这里的老房子,每一栋似乎都在讲述一个年代久远的故事。“我常来这儿走走,每一次都被这里的幽静与诗意打动,我积累着这种感动,直到有一天,我决定把它们画下来,让这里的一切永久保留下来。”
  陈牧春第一次去燕南园写生的作品就被一个北大刚毕业的学生收藏了,这件事给了她极大的鼓舞。“这些老房子很有意义,冰心等一些老教授都曾住在这里,我想这其中肯定有那个学生的老师。第二天我又去那里画,那个学生也去了,就把那幅画收藏了,他想为自己的恩师留个纪念吧。”
  这里有浓郁的人文气息,有静静的田园诗,有远离尘嚣的悠然、恬淡。老房、庭院、栅栏、花草树、灰喜鹊、猫,一切都相处得那么和谐又充满生趣。“每当我坐下来,独自沉浸在画中时,感觉像进入了一个纯美的世界,我仿佛找到了年少时梦想的家园。”
  在陈牧春的笔下,这些老房子生动形象,幽静宁谧,一草一木仿佛都散发出郁郁的芬芳,充盈着神秘与宁静的气氛。她的画厚薄层次对比得当,色彩冷暖对比创造出了有序和谐的光感效果,形成了栩栩如生的气氛。色彩层面在挤压中互相渗化,画面给人温暖怀旧的效果,较多画面以青、紫、绿调子构成感伤的、静寂的意境……可是这种美的享受的背后却是艰辛的付出。在画北大老房子时期,正值夏天,房前屋后种满了花花草草,就像一个大花园。植物多了,这里的蚊虫也就特别多。“当时太专注了,没有意识到被叮了,回到家之后发现身上又痒又疼,浑身上下都是蚊虫叮咬的包,严重时一两个星期都下不去。”有了这次的“皮肉之苦”后,第二天再去写生的时候,只要身上露着皮肤的地方她就全涂上防蚊液,过几个小时再涂一遍,反反复复。“有时画画太专注了,就忘记涂了,结果身上还是被叮咬了好多包。”
    
浏览次数:769
复制 】 【 打印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陈牧春:情系老房 (3)   上篇文章:王春立:巧于心寓于境  
查看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0)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