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铜元天地首页 >> 文章中心
文章阅读

古玩这淌水深得很:收藏者头脑应保持清醒

来源/作者:网络 |
  有位读者读了我写的一组关于古玩艺术品赏析文章,表示赞赏,并立志要当古玩收藏家,以此创业。我听后颇为汗颜,我对他说:“我一只脚还站在古玩门外。”
  古玩艺术品门槛很高,进门就要读一大堆书,家具、书画、瓷器、印石、漆器、文玩、玉器、铜炉、刺绣……各有各的专门知识,我家里收藏的这类书,就有100多本,为了看木雕、砖雕与竹刻,我先后在江、浙、皖、闽转了几十个县城。十年学习再加十年实践,我对古玩还是一知半解。
  如果你要当一个收藏者,我很赞成,因为收藏可以提高你的文化素养;如果你想通过买卖古玩来赢利。我劝你就此歇手。
  原因何在?古玩这淌水深得很。据报载,有位苏女士在一家著名拍卖公司用120万元拍得吴冠中一幅题为《池塘》的名画,后经鉴定为“伪作”。拍卖公司拒不认账,苏女士上诉法院,法院判决苏女士败诉。原因是竞拍者应合理预见风险。
  看北京卫视“天下收藏”节目中,王刚用护宝锤砸碎了不少赝品。这些持宝者中不乏用高价买来仿品,但其中不少仿品也有某个专家写下的鉴定证书。如果没有经过专业鉴定,很多人决不会签下“生死文书”,直到宝贝砸碎,这才心痛得坐不下去,伤心退场。
  如果这两个例子还不足以让那些企盼一夜暴富的收藏者头脑清醒,那么我今天再来介绍一本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书《谁在收藏中国》。
  这本书详尽披露了中国收藏界存在的种种惊心动魄的黑幕。1994年有位国家博物馆人员在古玩市场上发现了“北魏陶俑”,为了抢救文物,国家博物馆人员以各种渠道收购了上百件“北魏陶俑”,但令人奇怪的是,此类“北魏陶俑”却源源不断地出现在古玩市场上,调查结果,这批“北魏陶俑”均是现代仿品,出自洛阳一个叫高水旺的农民之手。高水旺承认自己是高仿,但贩卖者把这些高仿“北魏陶俑”经过X线检查,每秒钟会将釉面老化程度提前200年。于是有人就让高仿艺术品成了“文物”。
  古陶是如此,当代新仿的青花瓷也让专家看走了眼。在景德镇有位姓李的窑主仿技了得,他制作的高仿瓷器几乎乱真,从造型到胎、釉、色与画工,均与元代青花瓷器特点一致,达到近乎完美、无可挑剔的程度。故宫博物院资深专家耿宝昌先生在电视采访中,也坦言现代高仿瓷器太高明,他也会误把仿品当真品。
  《谁在收藏中国》这本书让收藏者大开眼界,今天古玩市场上“捡漏”的机会太小了,因为几乎人人都在玩收藏。还有一点要提醒收藏者,电视收藏节目与拍卖行会将类似拍品价格让你作比较,你千万要看清日期,因为在2006年、2007年能拍得100万的,到了今年2009年,在全球金融风暴中正在急剧下跌。
  读一读《谁在收藏中国》,再决定你是否当个收藏家。今天古玩市场的价格指数相当于股市4000点,何况古玩不是股票,买进来很难卖出去,有位先生2007年用400万拍得的名画,2008年200万也无人接手。请以此为戒。
    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铜元天地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浏览次数:657
复制 】 【 打印
查看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0)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