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铜元天地首页 >> 文章中心
文章阅读

100位书画家书写的百寿字屏

来源/作者:网络 |
100位书画家书写的百寿字屏
书《寿》  陈夔龙
100位书画家书写的百寿字屏
书《寿》  齐白石
100位书画家书写的百寿字屏
书《寿》  高振霄  
  不久前,宝岛台湾的著名书法家董开章百年诞辰书画展在上海朵云轩举办。人们在观赏董先生的书画作品的同时,还看到了一件特殊的展品——由100位书画家书写的百寿字屏。
  董开章生于浙江奉化,6岁读私塾,自幼喜习书法。年轻时,董开章到上海,拜清末翰林高振霄及画家吴待秋为师学习书画。董开章是个孝子,当其母亲74岁时,他便割五色金箔纸笺筹集当时的耆贤书“寿”字为母做八十大寿的准备。董开章对子女说:“写第一‘寿’字的是进士出身的曾任两江总督的陈夔龙,他写得一手好字。工整而有力的寿字一出,沪上一大批书画大家殿后共贺。”他的老师高振霄、吴待秋也分别送来了祝寿大字。继而,齐白石、张元济、叶恭绰、冯超然、溥儒、马公愚、吴稚晖等文化名人都写来了“寿”字,楷书、行书、草书、篆书、鱼虫书、隶书、金文各体都有。截至1948年,其母八十大庆之时,董开章筹集了近200幅“寿”字,有进士写的,有书、画家写的,也有政要官员写的,其中清末翰林写的便占三分之一之多。董开章欲选一百幅“寿”字为母寿堂点缀庆贺,于是他自定了一个标准:“书者当在花甲之上。”说来有趣,张大千当时59岁,董开章无奈之下只得割爱。他将“百寿”裱成二十条字屏,每幅直裱五字。母亲俞太夫人八十大寿之际,二十条字屏高悬寿堂,上千祝贺者无不赞叹:“六年恒心,集‘寿’百款,孝顺高堂,实属不易。”
  40岁时,董开章受邀去台湾任中国农民银行董事会主任秘书。之后的近40年来,两岸不通,音讯阻隔,董开章只得潜心书法,以书养心。他联合同道推行书法运动,在台湾创立了书法协会,同时他还致力于书法教育,主持编印了历代名家法帖。
  董开章思乡之时,他就会常想起在大陆的百寿字屏的命运……而他留在上海的妻子吴翠娥何尝不是望眼欲穿,一家11口人的衣食、读书要靠她供养,然她咬着牙硬是从艰难中挺了过来,含辛茹苦地将儿女拖大成才。吴翠娥说:“让我最愁的倒不是仅仅子女们的吃穿,而是开章留下的墨宝如何保藏,特别是他留下的百寿字屏如何平安地交到他手里。”每逢黄梅时节,董家的石库门房的阳台上便会“张红挂绿”,几十幅的字画、屏幅逐一挂出晒霉,吴翠娥督促,子女们坐守,年年如此。直到“文革”开始前,吴翠娥像有预见似地将家里的字画及百幅“寿”字藏于阳台旁的墙砖之中,躲过了一劫。事后,吴翠娥说:“这是我丈夫的命根,抄走了叫我如何向他交待。”
  1984年,两岸关系略有解冻,董开章、吴翠娥两位古稀老人终于能在香港牛郎织女相会。董开章得知百寿字屏安然无恙,悬在心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三年后,吴翠娥辗转去台,分别了38年的恩爱夫妻得以老境相依。吴翠娥带去了百寿字屏,董开章喜出望外。1989年,正值台湾摄影家郎静山百岁生日,台北粥会向董开章商借旧藏百寿字屏,以贺郎大师百岁人瑞之颐庆,董开章夫妇欣然从命。庆贺会上,“百寿”高挂,满室生辉,喜气洋洋。改革开放后,董开章子女轮流赴台探亲,晨昏侍侧,与父母共享天伦之乐。晚年的董开章思乡之切,执意要回上海定居。离开台湾前,董开章在台北历史博物馆举办了他生前最后一次书画展,台北历史博物馆前馆长何浩天语重心长地对其子女说:“你们要记住,董开章不是你们的董开章,也不只是台湾的董开章,他是中华民族的董开章,他的书法艺术早已享誉海内外。百寿字屏乃天下之绝,得好好保护。”子女们当即表示:“我们会好好珍惜,若有百岁老人做寿,我们也会像父母一样无偿出借,以庆人瑞。”

    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铜元天地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浏览次数:613
复制 】 【 打印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艺博会今年主推当代艺术   上篇文章:欣赏王翚的《溪山红树图》  
查看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0)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