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铜元天地首页 >> 文章中心
文章阅读

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图》

来源/作者:网络 |
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图》
  原济(1642-约1718),清代书画家。僧人。俗姓朱,名若极,广西全州人。明藩靖江王朱守谦后裔。明亡后削发为僧,法名原济,一作元济,小字阿长,字石涛,号大涤子、清湘陈人等等。曾拜旅庵、本月为师,传授佛学,云游四方。早年屡登庐山、黄山,流寓宣城十年。与梅清等交往,合称“黄山派”。中年住南京,别号“一枝叟”。先后两次在南京和扬州迎接康熙“圣驾”,又应辅国将军博尔都之邀,到北京作客三年,周游权贵间,跃跃欲试,但仍未受重视。晚年定居扬州,郁郁寡欢,欲“大涤”前尘。其画力主“搜尽奇峰打草稿”,一反当时仿古之风,构图新奇,笔墨雄健纵恣,淋漓酣畅。尤其是其画论《画语录》,强调“一画之法,乃自我立”“夫画者,从于心者也”,在当时无异“振聋发聩”之声,对此后中国画的发展影响深远。
  《搜尽奇峰打草稿图》卷,纵42.8厘米,横285.5厘米,纸本,墨色。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此图作于康熙三十年(1691),正是他北游京城期间,应当说是其画中精品。图前以其独特的隶书题写了“搜尽奇峰打草稿图卷”九个字作引首。再看画卷:一小溪分隔两岸,石壁耸峙,群山巍峨。山间云雾飘渺,下有一水蜿蜒流淌。水上架小桥,两小艇载人垂钓其中。渐入深山,路道盘桓,峰峦起伏。山间林木茂密,村舍瓦屋掩映其间,有两人晤谈屋中。后渐开阔,水流潆洄,汇成大湖。湖畔孤岛,小桥连岸,坡岸有高士席地,水中有舟载客而来。显然这是人间的寻常生活,恬静平淡。作者以其难得的细笔,一层层勾、皴,再由淡而浓,反复擦、点,淡墨渲染。尤其是点,经由干、湿、浓、淡,反复叠加,至“密不透风”的程度。石涛善用点,是其一大特征。整幅画面显得苍莽凝重,深得元人意趣。尽管他在卷后自谓“不立一法,是吾宗也”,其实还是脱不开传统技法。
  石涛是一个对清以来的绘画史极具影响,而又极受争议的人物。一方面他在画坛被摹古画派笼罩、画家的创新活力渐遭销蚀的时代,金鸡孤鸣,唱出了一片新天地。但同时,他矛盾、怪诞的性格——身为明宗室后裔,为逃生而出家,却又两次恭接清帝圣驾;既已出家为僧,却又媚走于权贵间,以求荣华;以“僧人”面世,却又无心研究佛典;写了《画语录》,标新立异,却又在晚年大加删改为《画谱》,将往日的锋芒一概抹去,复归守旧故道,这不能不让后人感觉迷惘。当然,石涛作为一个画家的创作及画论,在历史上应该有其地位,但是必须放在整个绘画史中去评议。不然,也就只有如同大画家张大千,从早年依赖石涛而成名,壮年后却又千方百计从石涛的模式中挣扎出来,一如他晚年题其早年仿石涛作品中自述的“今则惟恐不出”矣。  
浏览次数:1919
复制 】 【 打印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刘志伟:水浒108将国画长卷   上篇文章:《不贪为宝》流传出的佳话  
查看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0)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