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铜元天地首页 >> 文章中心
文章阅读

一页宋版 五两黄金

来源/作者:网络 |
  华夏古籍文献浩如烟海,王国维曾说:“自汉以来,中国学问上最大发见有三,一为孔子壁中书,二为汲冢书,三则今之殷墟甲骨文字、敦煌塞上及西域各处之汉晋木简、敦煌千佛洞之六朝及唐人写本书卷、内阁大库之元明以来书籍档册,……”虽然这些均是中华典籍中荦荦大端者,然而,对藏书家而言,最具吸引力者,则非宋版书莫属。
  木刻版书始于中国的唐代而兴盛于宋,经济的繁荣,读书的兴起,技术的成熟,为宋代刻书业臻于极盛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图书版本类型亦趋于多元化。就刊者而言,举凡官府、家塾、坊肆,莫不各尽所能,竞相刻书。因刻书机构的不同,中央官刻有国子监、崇文院、秘书监、太史局、司天监等,其中以国子监刻书最多,也最负盛名。据《宋史·邢昺传》载:“(景德二年,公元1005年)是夏,上幸国子监阅库书,问昺经版几何,昺曰:‘国初不及四千,今十余万,经、传、正义皆具。臣少从师业儒时,经具有疏者百无一二,盖力不能传写。今板本大备,士庶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辰之幸也。’”清叶德辉说:“夫宋刻书之盛,首推闽中。而闽中尤以建安为最,建安尤以余氏为最。且当时官刻书亦多由其刊印。”
  宋版书流传至今者,约在千部上下。从外在形式而言,无论版刻之精良,纸张之细腻,字体之俊美,宋版书堪称中国书籍之翘楚,元明清版本难与之相比;从内容上说,宋版书时处书籍从写本向刻本转化的最初成熟期,相对于后世版本而言,错讹最少。因以上二方面的原因,宋版书最为后世文献家所看重。
  将宋版书举为皇冠上的明珠地位者,是清中期的大藏书家黄丕烈,他穷其一生,收得宋版书百余部,为此专辟一室庋藏之,名之曰“百宋一廛”,这是历代藏书家中第一次将宋版书列为专藏者,此举对后世藏家之观念影响至深,陈登原称乾嘉时代的藏书“为百宋一廛之时代”。
  黄丕烈通过宋版书的收藏、研究,逐步形成了一套考订古籍的学问,即为版本学。著名学者胡道静认为:“乾隆修《四库全书》时,版本学还是在形成的端倪时期……何义门(焯)利用善本进行校勘的工作与钱遵王(曾)鉴定一些名贵的版本,就是这个端倪时期的代表。……也许可以说,黄荛圃(丕烈)是版本学的真实的建立者,……能够掌握全能型版本价值的开创人……”大藏书家傅增湘《思适斋书跋》序云:“近世人推尚荛圃,……其手校之书,尤为世贵,稗书小集一卷,悬值百金,肆贾挟以居奇,而人且惟恐或失,甚至以藏书自鸣者若家无荛圃手校之书,百城因之失色。”
  黄丕烈后,藏书家对于宋版书的购求更是不遗余力,建立了“后百宋一廛”、“小百宋一廛”、“皕宋楼”等,均是效黄氏之举,宋版书的价格也早超人们惯常所言的“一页宋版一两黄金”,时至今日,宋刻宋印之本平均一页在5万元人民币左右,而黄金的价格,即使按公制每两50克计,每克按220元算,一两黄金价格也就合1.1万元,更无论古人的一两仅合今天之20余克。如此说来,今日宋版书的价格,应将此语改为“一页宋版五两黄金”,黄丕烈地下有知,闻此而笑出声亦未可知。
浏览次数:788
复制 】 【 打印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废品中抢回孙中山题词   上篇文章:如何修复受损的油画作品  
查看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0)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