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铜元天地首页 >> 文章中心
文章阅读

精美的郑范合制仙源壶赏析

来源/作者:网络 |
精美的郑范合制仙源壶赏析
  不少人觉得紫砂壶上铭刻了书画,就会增几分雅意。于是生出许多拉郎配式的书画壶来。其通病有二:一是书画、诗文、刻工庸劣,非但不能增色,尤显俗;二是虽书画和制壶皆名家高手,然二者气息相悖,亦无趣。
  这样的误会古来已然。1937年出版的《阳羡砂壶图考》指出:“明清两代名手制壶,每每择刻前人诗句而漫无鉴别,或切茶而不切壶,或茶与壶俱不切……至于切定茗壶而贴切壶形作铭者,实始于曼生,世之欣赏由来矣。”
  一个“切”字,道出了书画与壶契合的要义,也道出了鉴赏书画壶关键。一是说壶上铭刻的书画内容要与茶和壶的意境吻合,即“切定茗壶”;二是除了意境吻合,还要和壶的造型贴切。最近,沪上山水画家郑伯萍与宜兴紫砂名家范洪泉合作的几把壶,也印证了这个道理。
  宜兴制壶艺人常常希望得到书画名家在自己壶上留下墨宝,而不考虑对方的书画风格是否与自己的壶相吻合。而书画家也常常接过壶来就落笔,也不管壶之雅俗以及如何根据壶形和紫砂特性进行创作。而郑伯萍与范洪泉的合作,却不是这样草率而为。
  范洪泉和郑伯萍分别出生于1941年和1942年,二人个性皆率真旷达,淡于名利,阅历、个性、心况不乏相通之处。郑伯萍山水画沿承吴湖帆遗韵,秀润旷逸,追求精神的清净自由;范洪泉乃吴云根、朱可心高足,作品风格淳朴大气,重在体现作者胸怀气度。“性相近”乃合作的前提。
  尽管如此,在真正的合作之前,他们还是认真进行了磨合。郑伯萍首先在范洪泉之子范颖所制的壶上,进行了大量试笔,以了解“壶性”。郑伯萍的经验是“不可画得太复杂,不要层层叠叠,多用线条,少用块面,要考虑刻出来的效果”。范洪泉则仔细研究了郑伯萍的画风,决定将自己与郑伯萍合作所用的壶做得“内敛些”,“秀气些”,“多些书卷气”。
  郑画范壶出炉了,把把令内行喝彩。且看那把井栏提梁壶(如图),最显功力。但见其骨肉匀亭,神定气闲,衔接过度自然果断,毫不张扬,却蕴含大家风度。郑伯萍的画分近中远景,近为桃树和垂柳,中为一叶扁舟,远为飞鸟。很少有人画壶时注重画的章法与壶形的关系,郑伯萍注意了。他整个画面的气势走向从壶后侧提梁下起,弧形往下掠过壶侧面,最后通过飞鸟往上挑起,从壶嘴而出。画的气脉与壶的气脉贯穿一气,相得益彰。壶的另面,郑伯萍书写了元末明初诗人凌云翰的词句“历历武陵如在目,几时同借仙源宿”。但他把“如”字改为“皆”了。有好茶好壶好心情,岂不是当下已在仙源了?  
   已有_COUNT_条评论  我要评论
浏览次数:609
复制 】 【 打印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一副对联所引出来的回忆   上篇文章:端砚鱼缸卖价达到13.5万(图)  
查看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0)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