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铜元天地首页 >> 文章中心
文章阅读

水墨力量:用当代目光回望历史

来源/作者:网络 |
在现场,观众可以体察画家用当代的目光回望历史的深沉。

 
  河姆渡先人是如何哺育、祭祀、狩猎和刀耕火种的?南宋御街是怎样的一派繁胜景象?王羲之又是在怎样的情境下,挥毫写就“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的? 
  漫步浙江美术馆正在展出的“历史的凝眸——浙江历史文化重大题材美术作品大展”,你可以看到浙江国画界一个个响亮的名字,更可以体察到画家们“用当代的目光回望历史”的深沉和投入。 
  历时三年,创作57件将被浙江美术馆永久收藏的中国画精品——浙江国画界这一次总动员,不仅展示了浙江人文深厚的历史画卷,艺术再现了浙江先民独特的精神气质,也是对水墨力量的一次集体见证。 
  灵感源于军人裸露的背 每一幅画作都是“浓缩的真实” 
  窗外,台风“莫拉克”挟裹狂风骤雨;展厅内,人们面对国画作品《军民抗台风图》凝神屏息。 
  8月9日,浙江美术馆6号展厅,这幅在“浙江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中获得中国画类唯一一个金奖的作品,吸引了众多冒着风雨前来观展的艺术爱好者。 
  面对宽3.7米、高5.75米的巨幅体量,你得抬头,才能感受到风雨的迫近;你得仰视,才能看清正在转移受灾群众的官兵们的坚毅表情。 
  即便是外行看热闹,人们也会被画家所描绘的场面所打动。此时此刻,有多少人恰好奋战在抗台救灾一线,又有多少人像画中的战士一样,朴实又坚定,沉着且无惧。
  创作者中国美术学院博士花俊说,创作灵感来自于最初收集资料时看过的一张特写照片——军人裸露的背部,表皮斑斓剥落处现着鲜红的肉,那是长时间在水里浸泡后阳光暴晒的结果。
  作者原想以“灾前预警”“台风过境”和“灾后重建”三联组画的形式,概括抗击台风的全部内容。考虑再三,最后还是截取了水中营救这一感人的场景作为表现的主体内容。在画幅的左右是两组军民群像,这一形象写照构成了“抗台”过程中若干同类情境的集结,成为浓缩的真实。画面中间置入了一段台风的卫星云层图,逆时针方向运动的旋涡状风云笼罩在浙江省的范围之上,以此点明浙江“抗台”的主题。
  卫星云层图上水墨渗化流变的软状质地,与画幅左右的人群实体形成了对比互映,以一种拦腰的阻隔增强画面的张力,丰富了画面的视觉效果,以贴近真实的视角,营造了一种迫近观众的视觉结构。
  这种手法,被专家视作“国画现代化的可贵尝试”。
  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范迪安说,从“盛世画史”的成果中可以看到,浙江的美术家在努力吸收传统优长、突破经典模式上下了很大工夫,创作过程本身成为了研究难点和寻找突破点的过程。
  在范迪安看来,浙江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最大的意义,是重写了一部浙江视觉图像史,在组织本地区艺术家,用美术形式反映本地区重大历史文化题材上,开创了全国的先河。
  范迪安说,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让社会公众通过优秀的历史文化题材作品走进历史,与重要的历史事件和杰出人物进行精神的对话,能使人自然而然地受到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精神的感召。
  是画也是人生 百件艺术珍品凸显现实的人文精神
  2006年3月1日,浙江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组委会召开第一次会议,确认工程以浙江7000年的发展历史为主线,以浙江近现代历史和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通过创作100件左右的美术作品,艺术地再现波澜壮阔的浙江历史和著名人物、重大事件,表现现实生活,凸显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
  工程自2006年开始启动后,分步实施,历经题材梳理、组织创作、深化定稿等工作阶段,至2009年6月完成第一阶段的创作。其中,中国画家们创作了57件作品。
  “三年作一画”,这被画家们看成是一次难得的创作“传世精品”的契机。
  让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印象深刻的是,中国画中淳厚如顾生岳、林滨帆笔下《卧薪尝胆》中的执剑勾践,洒脱如刘国辉、盛天晔创作的《兰亭修禊图》中的袒腹王羲之,都高度重视绘画语言把握与形象刻画之间的统一。而尉晓榕的《水乡社戏》将戏中情节与生活中的大众揉捏在一起,形成一种亦是戏剧亦是人生的画面,笔墨淋漓,人物飘忽,活写江南社戏的灵魂。
  在众多精彩作品的背后,有着鲜为人知的创作故事。浙江美术馆工作人员王松清依然记得,今年3月要求画家们集中到美术馆来修改作品时,为了精妙地留白,74岁的曾宓先生上午来了,下午又来了。他爬到展台上,脱掉鞋子,弓下身子蹲在画布上,小心翼翼地刮掉了一片黑。
  类似的故事是,由于画框未能收住画面的留白,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尉晓榕来到现场亲自督工,重新做框。画家们对待作品,犹如呵护自己的孩子一般细致。
  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教授马其宽告诉记者,浙江的中国画创作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此次展览的作品,体现的就是当代浙派画家的一种“承前启后”。从马其宽本人创作的《金华佛手》中可以看出,作者尽管极具传统功力,但并没有简单沿袭古法古意。画面的构成在延续和发扬海派因素之外,融入了写生的清新格调。
  这也是老中青三代艺术家共展浙派风范的舞台。合作《兰亭修禊图》的刘国辉、盛天晔是师徒;创作《浣纱女》的张禾是中国画金银铜奖获奖者中唯一一名女画家;领奖台上,不乏年过7旬的长者,而中国画金奖的获得者花俊,却是一位不到40岁的青年画家。
  颁奖晚会上,许江致辞,替画家们做了这样的总结:“社会为我们创造家园,我们为社会创造精品。”
  艺术怎样感染人 用水墨的力量印证经典的魅力
  受到大众艺术中波普化、去基础化倾向的冲击,习惯了当代艺术相对世俗化的表达,人们是否还能接纳经典的艺术语言?
  观众的反响最能说明问题。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汇聚在浙江美术馆,从不同层面吸取着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养分。
  7岁男孩方伯迦在顾迎庆创作的《西湖香市》前停留了很久,他在父亲的指导下,感受着中国画与油画在笔墨上的差异;56岁的郑立在何加林《石梁幽谷图》画作前,回忆起年轻时去天台游玩的经历……
  “投入如此大的力度来进行群体性的美术创作,这是浙江画坛20多年来没有过的现象。”浙江画院院长孙永告诉记者,他最为看重的,是浙江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对于年轻人的启迪作用。
  为了创作长卷《南宋御街繁胜图》,画家戴宏海仅勾线就花了半年,草图画了一年半,上色又花了8个月。在将近2年时间里,他呆在画室里一直没有回家,“家里给送饭”。孙永认为,创作重大题材所需要的这种严谨和投入,正是当前美术院校年轻学子所欠缺的,而“过早追求个性符号,对年轻人并无益处”。
  孙永指出,与全国美展不同的是,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是一种命题创作。而这些题材,又是平常少有人触及的“难题”。超过一定尺幅后,国画创作该如何驾御?题材、材料与风格该如何协调?代表浙江国画最高创作水平的60位画家创作的这些作品,对今后的美术教育和创作将发挥风向标的作用。
  一幅《邃古天地间》,描绘出灿烂的河姆渡文化。画中的三个人物组群,分别记叙着河姆渡先人哺育、祭祀、娱乐、狩猎、制陶和刀耕火种的生活情状。中央的画幅,表现的是先民们狩猎归来;左右两侧为生活聚居场景,内容丰富,表现手法多样,蕴涵了丰富的历史信息。
  完成创作之后,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王赞感慨道:“我无法告诉观者《邃古天地间》多大程度地解读了历史,但是我内心已经与历史的故事进行了贴近的交流,总算有一丝被历史所遮蔽了的火种点燃视觉的黑暗的欣喜。”
  在王赞看来,浙江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的最大意义在于,它促使人们对现实主义创作手法进行了新的认识和评价,“多元主义的存在,恰恰印证了现实主义的价值与品格”。
  “大众化是艺术的一种发展方向,经典化同样也是一种方向。”王赞说:“多元化的艺术格局,不仅能让百姓享受到丰富的文化财富,也能在笔墨中自然地凸显‘艺术感染人’的力量。”
   已有_COUNT_条评论  我要评论
浏览次数:624
复制 】 【 打印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艺术市场价值的一次重新定位   上篇文章:张大千价值10亿70幅真迹到汉(图)  
查看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0)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