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铜元天地首页 >> 文章中心
文章阅读

《无题匾》告诉你明清时期的助学金历史(图)

来源/作者:网络 |
《无题匾》告诉你 古代人“学而优则奖”
 
无题匾
  日前,记者在坊间发现一块无题横匾,比较有特点。匾宽192厘米,高70厘米,刻有铜钱大小的楷字约500个,内容都是读书人参加各级考试时,祠堂里应该发给他们助学金的额度。
  凡参加考试的都有资助
  此匾与一般的匾额不同之处在于:没有标题,所有的字都一样大小,皆为正楷。开宗明义就写道:“祠中向例凡生监赴乡试者不论贫富各给卷费大钱贰千文……”;“其能中式会试者,给领大钱贰拾千文,以资舆费;凡生童赴岁科院试,各给册费大钱四百文。”
  明清时,选拔人才的考试有乡试、会试和殿试。乡试是在省城举行的考试;会试是乡试中式后进京参加的高一级的考试;殿试则是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
  参加各级考试,卷费、册费是都有的,到京城去,当然要比较多的车马费(舆费)了。
  有人捐田助学
  “祠中向例”的这几个钱看起来不多,助学的力量不太大。
  到了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有一位叫“适君公”的人向祠堂里捐助了六亩田,所产生的收益专门用来资助参加考试的人。这样,在“向例”基础上,凡参加乡试的学子,又能多得四百文;参加岁科院试的,又能多得贰百文。
  匾中记载:“咸丰辛酉(1861年)遭难以后,祠下子孙家境多艰,读书愈少。”所以,大家又决定增加助学力度。这里说的“遭难”可能是指太平军入浙的时期。
  从光绪乙酉(1885年)科起,“各加生监考费大钱贰千文”。“丙戎年(1886年)院试起各加生童考费大钱四百文”。
  新规矩助得更多
  以上记载的是题匾之前的助学金历史。后面则是从当年产生的新规矩。
  “今岁补行庚子(1900年)辛丑(1901年)恩正并科,邀集司值公同议定:自后每逢乡试,各给生监卷费考费共计大钱捌千文,概于八月初五日在省寓给发,不准预领代领,必须亲领,以昭慎重。”
  如果有人“中式(做了举人)”,可以发给竖旗、悬匾费壹百千文;会试北上,给公车费大钱肆拾千文……具体条文很多,卷费、册费、舆费、考费等等,不胜枚举。从匾中计算,一个学生从通过乡试到会试,可以从祠堂里至少领到卷费、考费、竖旗、悬匾费、公车费等148千文。
  匾额最后写道:“以上所给各费等项均在宗祠公款内支销,永远为例,以昭祖宗培植子孙、体恤读书之至意云尔。”
  令人遗憾的是,这块百年前的无题匾虽有题名却无姓,单从字面上难以确定它属于哪个姓氏。据收藏家说,该匾与另一块匾是同时被人送来,估计也是同一个祠堂里的东西,而另一块匾来自陆氏祠堂,地址大约是在现在的老年宫一带。所以这块《无题匾》很可能是陆家的古代助学匾。
  陆家,在过去的一个时期有被称为“陆半城”,就是说萧山城有一半属于陆氏。名气很大的有陆以庄等人。
   已有_COUNT_条评论  我要评论
浏览次数:615
复制 】 【 打印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世博会彩票受收藏爱好者追捧   上篇文章:大渡河第一次发现青铜器  
查看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0)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