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铜元天地首页 >> 文章中心
文章阅读

马庆云粉彩帽筒笔意流畅

来源/作者:网络 |

  瓷制帽筒流行于清末,在家中客堂的案桌上放置帽筒,以便客人和家人放置帽子,同时帽筒也成为家居中的一种摆设。
  笔者收藏有一对粉彩帽筒,高28厘米,口径12.5厘米,圆柱形,成对装饰,手绘细致,工写兼备,画形传神,形神俱佳,作粉彩。这对帽筒的左右上方绘有竹制花架,花架上的盆景和鲜花分别是天竹、牡丹等花卉,花叶相映,形神毕肖,一派生机盎然,引来各一只彩蝶。每只帽筒的中心部位各作四个男童,神态各异,鲜活玲珑,具有强烈的生活气息。二童观看花卉,在细心交流,似乎对盛开的花卉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另二童,一人站立着吹横笛,另一人坐着吹直箫,仿佛一阵阵乐曲在耳边响起,使人豁然开朗,好一幅春意盎然的“婴戏图”。画面色彩与意趣的贴切,艳而不俗,雅而不厌,富有内涵,使人赏心悦目,超然神往。这对帽筒之左右侧各书“贵子连生马庆云写生”,“贵子连生”意为多子多福,子孙满堂,“福”也,反映了人们向往幸福美满的情愫。笔者在把玩这对帽筒时,在灯光的衬映下,帽筒中部有一条隐隐约约细细接缝。以本人粗陋之见,由于当时制作帽筒是考虑到器物较长,工匠同时制作二器拼接而成,是当时工艺的特征。
  马庆云,生死时间不详。其艺术创作主要活跃于咸丰、同治年间,擅长人物瓷画,人物衣饰具有水墨写意画的风采,画娃娃大头,细小身躯,乌黑的头发反衬出人物晕染的脸颊的润泽。
  这对帽筒装饰属于粉彩瓷绘工艺,粉彩创于清代康熙晚期,至乾隆年间开始兴盛,又称软彩,是一种釉上彩,先要用玻璃白打底,然后用国画技法施绘、配色,以彩釉画纹样,再进烤花炉,经低温750摄氏度以上烘烤而成。彩绘学传统又不拘于传统,强烈的绘画功底,粗中有细,气势雄峻,笔力豪放。其工笔画精描细绘,丝丝入扣,既有阳刚之美,又有飘逸之柔情。工笔画彩,雍容华贵,一派生机,形成了我国瓷文化中独特的艺术风格。这对帽筒上沿口处分别饰有宽、窄二条描金圈饰,年久多有磨损,然金非本金,底部有矾红书写方行印款“马轩云造”四字。民窑虽粗,但笔意流畅。那“婴戏图”富有乡土气息,加上成对的器形也堪玩味也。
浏览次数:674
复制 】 【 打印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收藏宋瓷有很大升值空间   上篇文章:书画造假究竟有哪些手段  
查看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0)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