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铜元天地首页 >> 文章中心
文章阅读

明代沉船南澳Ⅰ号首批文物出水 多为青花瓷

来源/作者:网络 |
  古船船体此后也将拆解打捞
  明代沉船“南澳Ⅰ号”水下考古发掘工作9日启动后,首批文物于近日出水,总数达上百件,大部分是明代晚期的青花瓷器。
  记者昨日从“南澳Ⅰ号”水下考古队了解到,在10日水下考古队员两次下水探摸时,已有部分散落在古船淤泥中的文物得以重见天日,在打捞出水近百件文物中多为明代晚期的青花瓷,包括口径不同的碗、碟等。这是重启“南澳I号”古沉船文物抢救性发掘工作后,首批打捞出水的文物。
  记者了解到,文物出水后,工作人员将首先对其进行编号。由于长期浸泡在海水中,“南澳I号”瓷器已渗入了海水盐分等矿物质,一旦脱离原来环境,在风吹日晒下很容易出现釉面龟裂等情况。为此,按照相关程序,在古瓷器被打捞上船送入博物馆前,打捞船还将用容器装载文物进行清水脱盐处理。 
  据介绍,目前通过考古勘探已知沉船位于水下约27米处,古船的上层结构已不存在,但隔舱和船舷保存状况较好,由于船体表面覆盖有泥沙和大块凝结物,船体和文物受腐蚀和人为因素破坏较小。
  从水下考古调查情况看,“南澳Ⅰ号”上保存有大量的青花瓷器,主要包括绘有人物、花卉、动物图案的青花大盘、碗、罐、碟、盆、钵、器盖、杯、瓶、粉盒等。
  目前中国国家博物馆水下考古中心也参与了“南澳I号”的抢救性发掘工程。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张威告诉记者,“南澳I号”的瓷器来自于福建漳州,虽然收藏价值不一定很高,但对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很重要。这主要证明了明清之际,虽然官方强调海禁,但海上贸易从未断绝。 
  在今后瓷器全部出水后,“南澳I号”古船船体同样是一件极有研究价值的文物,但打捞方案仍未确定。张威认为,“南澳I号”应该不会采取整体打捞,因为和“南海I号”在海底所处条件不一样。假如有必要打捞船体的话,可以采取西沙华光礁Ⅰ号沉船的打捞方式,即拆解打捞。
浏览次数:568
复制 】 【 打印
查看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0)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