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18岁天才画家:20岁去世 一生只画了一幅画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01
公元1113年4月,
画师王希孟正在完成一项
非常艰巨的任务——为老师献画。
他的老师不是别人,
正是刚刚登基不久的皇帝陛下,
比起治理江山,这位文青皇帝
更喜欢写字画画弹琴。

他成立了宫廷画院, 用“艺考”的形式广招绘画人才,
甚至亲自出题,用“踏花归去马蹄香”
和“深山藏古寺”难倒了不少人。

画院绘画现场 也许是因为年纪太小,
也许是画技还不够高,
“美术生”王希孟没有入选,
但皇帝觉得他有天赋肯努力,
于是经常亲自指导他画画。

这位皇帝不仅画技精湛,还写得一手好字 这幅画了大半年的青绿山水,
是否能受到陛下的青睐,
王希孟心里也没有把握,
毕竟,他还不到18岁。

02
今年9月,故宫博物院的年度大展,在所有展品中最引人瞩目的,当属比肩《清明上河图》的青绿山水画巅峰之作:《千里江山图》。

使用矿物颜料,以蚕丝为载体,历经千年之后,如今只要打开画卷,
就容易损伤画作原貌,美丽又脆弱。
因此连内部的研究人员,
都很难一睹其真容,
这幅画全卷的公开展出,
算上这一回,也只有3次。

工作人员正在展卷 你一定和铺主一样迫切地想知道:
原画到底有多惊艳!
03
但如果真有机会亲眼看到这幅画,
对它的第一印象一定是:
长和绿!
《千里江山图》全卷纵51.5厘米,
横1191.5厘米——差不多有4层楼高,
长度是《清明上河图》的2倍多。

之所以那么“绿”,
是因为画师使用了蓝铜矿和孔雀石,
研磨出的石青、石绿作为主色。

蓝铜矿和孔雀石共生 除了“长”得气势磅礴,“绿”得爽朗富丽,
它的构图也疏密有致,气势连贯,
非常符合山水画中的“三远法”,
在这幅画中,你能感受到:
山峰巍峨之高远;



缥缈开阔之平远;
虽为长卷但细节依旧逆天,
每一笔都精心描绘。
树叶有深浅明暗的变化。

村落里房屋和长桥造型,都刻画得十分精致。


人物则活跃于其中, 或劳动耕作或休憩娱乐。


甚至连载货量不同的船吃水度不同的细节都描绘了出来。

“一步一景,咫尺有千里之趣”, 和《清明上河图》的写实不同,
《千里江山图》中的风景,
只存在于画师的想象中,
却也能如此精妙,如此动人。
“一点一画均无败笔,远山近水,山村野市,渔艇客舟,桥梁水车,乃至飞鸟翔空,细若小点,无不出以精心,运以细毫。”
而这幅名垂千古的鸿篇杰作,
完成仅用了半年,
它的画师,也不过18岁。
04
政和三年的春天,皇家园林新延福宫的落成,让宋徽宗赵佶龙颜大悦,更让他高兴的还有画院弟子王希孟献上的长卷
整绢一匹徐徐展开,
画上有山峰起伏、江河浩淼,
也有亭台楼阁、渔村野市之景,
笔法精湛,有诗意、有理想、有野心,
这几乎就是他梦中的锦绣河山了。

他后来将画赐给了大臣蔡京,
这位著名书法家在画上题跋道:
“政和三年闰四月八日赐。希孟年十八岁,昔在画学为生徒,召入禁中文书库,数以画献,未甚工。上知其性可教,遂诲谕之,亲授其法,不逾半岁,乃以此图进。上嘉之,因以赐臣京,谓天下士在作之而已。”

蔡京题跋 这是王希孟的名字第一次,
也几乎是最后一次,
出现在历史长卷之上。

他只活了20岁便撒手人寰,
有人猜测,他为了完成这幅画,
呕心沥血而伤身早逝,
有人说,这是慧极必伤天妒英才。

王希孟 像 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曾经意气风发的年轻帝王最终沦为异族的阶下囚,山河被揉碎,但这幅画却被保存了下来,流传到了现在。
再没什么帝王皇权,什么盛世美梦,勤奋的画师年少至远,心无旁骛地创作。于是千年后细细看去,《千里江山图》里活着一个18岁少年的灵魂

在《千里江山图》中,我分明看见一位美少年,他不可能老。他正好十八岁。长几岁、小几岁,不会有《千里江山图》。
——陈丹青《局部:千里江山图》
如果无法亲临故宫现场,
就把手机横过来,
仔细欣赏一下这幅旷世杰作吧。










陈丹青曾这样评价王希孟:“通常成年的老熟的大师,喜欢做减法,也就是所谓取舍和概括,可十八岁英年的王希孟呢,他是忙着做加法。
人在十八岁年纪,才会有这股子雄心和细心,一点不乱,不枝蔓,不繁杂,通篇贵气,清秀逼人,那就是他的天赋了。”
一生只画了一幅画
却能火了一千年
来源:酷玩实验室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捣练图》暗藏的两道玄机 上篇文章:小叶紫檀不可不知的术语
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教你如何巧妙辨明清玉璧
- 玉雕分享 一招一式,玉鸣于人
- 工业券收藏价值比不上粮票
- 羊舞岭窑的价值探究
- 万珺说翡翠:翡翠与玉文化的渊源是什么
- 鉴赏丨土与火的智慧密码
- 《博山碑刻》——颜神镇石城记
- 淘金小心价格陷阱 专家教你鉴别真假金...
- 考古为什么这样热
- 博特格:从炼金术士到中国瓷器的解密者
- 八大山人晚年书法的图案化倾向及分期问...
- 鸿发红木萧照兴:市场无捷径
- 石碑见证:古人尊称寿高德馨的老者为“...
- 书画不完全佚名造假法之仿制伪作辨识
- 贵金属纪念币仿伪基础知识问答(二)
- 在十九世纪的街头巷尾走一走
- 虎年春节新浪收藏举办免费鉴宝赛宝大会
- 天工开物·匠意心传 | 玉雕艺术的饕...
- 红色藏品价格一片飘红 专家提醒小心甄...
- 莲瓣纹常装饰在青瓷腹部
- 论唐寅绘画风格与四季主题的结合
- 五个不一样鉴定古瓷
- 专家来烟鉴宝市民喜忧参半 收藏者手中...
- 当心收藏品市场托儿宰人
- 消费警示:谨防油画赝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