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艺术性无关画幅尺寸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有人说,作品尺寸“小”了,难与大画幅在同一展厅一决高下,甚至有被“吞掉”之虞,这多少看出画家对由作品尺寸引起的视觉反差的顾虑和担心。
一个由特定主题设置的画展,从视觉效果上,小尺寸确实难与大篇幅作品抗衡,而退之入展外围,实属无奈。当然,社会是由各式各样的人组成的群体,必然也有看好“小”的。“由小观大”或“四两拨千斤”之理由。
20世纪30年代,身为国立艺专校长的林风眠,曾用大尺寸画幅表现时局风云,不料遭来当局者冷嘲热讽,遂淡化巨幅创作激情直至辞世。中年晚年,皆以四尺大小作小品状。倘若其一生续以大尺寸画幅,你我就看不到那四尺斗方大小却勾勒出将艺术个性和心灵融为一体、一展时代气息的水墨小品。在《秋水飞鹜》《渔舟唱晚》等别致空灵、令人耳目一新的画面背后,可窥见一位终身徜徉于水墨天地的智者——林风眠先生。
或许在一些人眼里,会质疑这盈尺间怎承载一个民族的脊梁,文化的高度?怎树立一个民族历经艰辛磨难后,崛起的精神风骨?于是,在考虑大型主题创作的时候,不免从整体上把它们排除在外。
还是将时光倒回到800年前。一个在风雨中摇摇欲坠的大厦——南宋朝廷,面对金人的铁蹄,柔弱的社会却拥有一大批艺术家选择另一种视觉表现形式,将中国画发挥得如此极致完好,借以发出对外族践踏我大好河山的不平之气。不同于北宋巨作《秋山问道图》《早春图》的崇高壮美,这些小扇面却以另一种观赏性,即别致雅趣杂以穿插变化的折枝,包括由水墨氤氲构成的“马一边、夏半角”,一同展示南宋时期的绘画风骨,不少作品如《落花》《寒禽图》《风蝶图》《枇杷小鸟》以及山水画《风雨归舟》《斜风细雨》等,都能够与之前无数的巨型画幅,一同呈现大宋260多年的风风雨雨。那画面中既饱含世事沧桑,也浸透人世温情,让人为之动容。
它们的“小”,仅是画幅尺寸与那些大画一比之下的“小”,仅是在你一走进展厅时,不能同那些百步外,就能被吸引住感官的像六尺或八尺画面,或许还有更大篇幅的等着你放开双脚,向前奔去观赏。相反,你得轻轻移动脚步,靠得稍近一点才能一睹画里乾坤,更生怕惊动了画里意境——那小鸟正躲在花丛密林窃窃私语,它的艺术魅力更像是一池平静的湖面,或如同你我轻唱浅吟汉乐府的一首首隽永别致的小诗。
而在当下,总有那么一些人好大喜功,巨幅画面愈演愈烈,以势夺人。就像买车好外形大的,置房也要面积大的——不这样不过瘾,否则求大图满的心理难以平息下来。 于是,美展中难得一见的是小品画,要不就随便应付之作,所谓戏墨也。唯有大到六尺以上乃至十米几十米的巨幅长卷,似乎才下点心思创作,其实靠的是制作。而全不考虑无论画幅大小,一旦印入画册,多年以后,当时曾在哪块展墙出现过,都无人记忆。但我们却能轻轻松松在《中国美术全集》上,欣赏到产生于不同历史时期的小幅佳作,如宋人的小品。
只有让人过眼不忘的佳作,才是艺术的希望所在,至于尺寸大小皆无关紧要。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走进上海博物馆“墓室” 千年壁画“活”起来 上篇文章:高端钱币收藏勿缺实战
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书画辨伪还需新思维
- 遗失的外销画 还有那些“呱呱叫”的画...
- 从清代外销画看佛山船只文化
- 尖底瓶是一种温酒器 不是用来汲水的
- 修复元青花四系扁壶
- 珍品收藏明清家具的鉴定
- 辨别文物真伪不要相信鉴定证书
- 四种方法伪造古币 一个钱买钱的谎言
- 诚轩21春拍瓷器工艺品:越树堂藏瓷专...
- 鸡翅木保养及禁忌
- 真正古代银锭中间无凸起物
- 千百年来众说风云的石鼓文身世之谜
- 藏品是真是假科学仪器可帮忙
- 陕历博低调秀彩蛋 一级文物够《国家宝...
- 情境下的明清人物:起坐捉笔砚 写我躯...
- 北京正道2021春拍:邱启敬的新文房
- 毁真造假弘扬传统 国宝要保不要造
- 贵金属纪念币仿伪基础知识问答(一)
- 非洲艺术 木雕面具“契瓦拉”
- 元陈汝言《百丈泉图》赏析
- 宣德炉为何成为传世之宝
- 打眼也分低中高3种层次
- 伦敦市鉴定委员会拒对巴斯奎特作品认证
- 收藏的注意事项
- 投资书画不抱捡漏心理 应酬之作难升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