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艺术性无关画幅尺寸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有人说,作品尺寸“小”了,难与大画幅在同一展厅一决高下,甚至有被“吞掉”之虞,这多少看出画家对由作品尺寸引起的视觉反差的顾虑和担心。
一个由特定主题设置的画展,从视觉效果上,小尺寸确实难与大篇幅作品抗衡,而退之入展外围,实属无奈。当然,社会是由各式各样的人组成的群体,必然也有看好“小”的。“由小观大”或“四两拨千斤”之理由。
20世纪30年代,身为国立艺专校长的林风眠,曾用大尺寸画幅表现时局风云,不料遭来当局者冷嘲热讽,遂淡化巨幅创作激情直至辞世。中年晚年,皆以四尺大小作小品状。倘若其一生续以大尺寸画幅,你我就看不到那四尺斗方大小却勾勒出将艺术个性和心灵融为一体、一展时代气息的水墨小品。在《秋水飞鹜》《渔舟唱晚》等别致空灵、令人耳目一新的画面背后,可窥见一位终身徜徉于水墨天地的智者——林风眠先生。
或许在一些人眼里,会质疑这盈尺间怎承载一个民族的脊梁,文化的高度?怎树立一个民族历经艰辛磨难后,崛起的精神风骨?于是,在考虑大型主题创作的时候,不免从整体上把它们排除在外。
还是将时光倒回到800年前。一个在风雨中摇摇欲坠的大厦——南宋朝廷,面对金人的铁蹄,柔弱的社会却拥有一大批艺术家选择另一种视觉表现形式,将中国画发挥得如此极致完好,借以发出对外族践踏我大好河山的不平之气。不同于北宋巨作《秋山问道图》《早春图》的崇高壮美,这些小扇面却以另一种观赏性,即别致雅趣杂以穿插变化的折枝,包括由水墨氤氲构成的“马一边、夏半角”,一同展示南宋时期的绘画风骨,不少作品如《落花》《寒禽图》《风蝶图》《枇杷小鸟》以及山水画《风雨归舟》《斜风细雨》等,都能够与之前无数的巨型画幅,一同呈现大宋260多年的风风雨雨。那画面中既饱含世事沧桑,也浸透人世温情,让人为之动容。
它们的“小”,仅是画幅尺寸与那些大画一比之下的“小”,仅是在你一走进展厅时,不能同那些百步外,就能被吸引住感官的像六尺或八尺画面,或许还有更大篇幅的等着你放开双脚,向前奔去观赏。相反,你得轻轻移动脚步,靠得稍近一点才能一睹画里乾坤,更生怕惊动了画里意境——那小鸟正躲在花丛密林窃窃私语,它的艺术魅力更像是一池平静的湖面,或如同你我轻唱浅吟汉乐府的一首首隽永别致的小诗。
而在当下,总有那么一些人好大喜功,巨幅画面愈演愈烈,以势夺人。就像买车好外形大的,置房也要面积大的——不这样不过瘾,否则求大图满的心理难以平息下来。 于是,美展中难得一见的是小品画,要不就随便应付之作,所谓戏墨也。唯有大到六尺以上乃至十米几十米的巨幅长卷,似乎才下点心思创作,其实靠的是制作。而全不考虑无论画幅大小,一旦印入画册,多年以后,当时曾在哪块展墙出现过,都无人记忆。但我们却能轻轻松松在《中国美术全集》上,欣赏到产生于不同历史时期的小幅佳作,如宋人的小品。
只有让人过眼不忘的佳作,才是艺术的希望所在,至于尺寸大小皆无关紧要。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走进上海博物馆“墓室” 千年壁画“活”起来 上篇文章:高端钱币收藏勿缺实战
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古玩收藏陷阱花样翻新 骗局防不胜防
- 北京正道2021春拍丨唯有重器可传世
- 价格低谷潜力巨大 看“黑白子”如何搅...
- 铜版画再现清代广州民俗
- 收藏问答
- 解密两千多年历史的故宫神兽各大寓意
- 星月珠宝打造京北手镯第一店
- 吴昌硕晚年行草 有锥画沙、屋漏痕之妙...
- 中职生当古玩鉴赏家
- 吴昌硕与上海有什么缘分
- 专家提醒:投资收藏金银纪念币要防止受...
- 赵幹《江行初雪图》赏析:散势的景趣
- 为什么说投资收藏纸币一定会升值?
- 私人收藏艺术品应追求六品
- 海洋滋养两大文玩:海柳和砗磲 极具收...
- 吴琦幸:海归文物也有潘家园造
-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 诚轩22春拍瓷器工艺品丨尽态极妍:雍...
- 青瓷匠人叶国财:一抹天青任平生
- 收藏达人教你鉴赏紫檀木
- 诚轩20秋拍瓷器工艺品:鱼皆可得
- 奥运藏品不得夸大升值
- 漫谈:古玉色沁的分类和成因
- 周穆王西巡或为寻找玉石矿源 开通东西...
- 探索和认知东北地区新面世古钱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