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艺术品真伪是大问题 谁来鉴定鉴定师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眼下,艺术品拍卖风起云涌,举槌声一片。随着拍卖场次愈加频繁、收藏队伍不断扩大,赝品和假货也更多地出现在市场上,鉴定工作就显得越来越重要。然而,目前的鉴定师队伍却是鱼龙混杂,不仅常有专家看“走眼”,滥竽充数的人也不少,更有甚者违着良心写“鉴定证书”。业内人士指出,鉴定师的职责是为众人“掌眼”,为投拍者把好最后的关卡,除了责任外,更需一份良知。
“三种人”成鉴定师主体
目前,社会上最常见的鉴定人有三种,首当其冲的是家属。拍卖会上难以识别的绘画作品,往往请教家属:家属说是真的,就成了真品;家属说是假的,就是赝品。还有各种名家后人的组织、联谊会,由他们出面鉴定先人的作品,往往也是“一言九鼎”。当然,也有例外。前不久,上海有家艺术品拍卖公司投拍的陈逸飞油画《责任》,家属站出来说非陈逸飞之作。该画以220万元起拍,最后以600万元落槌,比预估价高出了一倍多。但这仅是个例。其二是收藏家,他们在各种场合,包括平面媒体上、电视镜头前,为公众鉴定文物。而他们“上课”、开讲座所使用的实物,通常是自己的藏品。其三是专家、学者,他们中有博物馆界人士,也有持文化部门或文物机构颁发证书者。
把关者往往把不了关
按理说,有了这些鉴定人员把关,拍卖市场就该是纯净而有序的,事实却不然。业内人士指出,文物鉴定是一项专业技术,家属提供的资料可以借鉴,但单靠他们认定,显得有些草率。如果家属在现场看到艺术家创作,鉴定还有根有据;如果是在其不知情的情况下创作,又如何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更何况是相隔了好几代的后人,又不从事艺术创作,鉴定知识从何而来?
家属没有专业知识,看“走眼”情有可原,一些藏家和专家的“失误”就令人痛心了。一位文物工作者告诉记者,前不久,北京拍卖市场出现了四件国宝级拍品,总估价达7210万元。后来证实一件“战国至西汉年间九镶带钩”和两件“东汉御用漆器”为赝品,另一件“春秋四羊青铜器方壶”还在鉴定,难以确定真伪。这四件文物事先经过北京和湖北专家的鉴定,其中一位专家事后承认自己对漆器“不很了解”。
建立鉴定师考评制度
而这些所谓的藏家、专家们之所以敢于四处讲课、鉴定,他们的行为无人监督、无人“鉴定”是一大原因。有关人士指出,目前的监督和考评制度有两大问题:一则存在于发证单位。现在,只要与文博、文化有关联的机构都可以发证。鉴定师、文物专家、文博顾问的头衔满天飞,甚至还有某某媒体鉴宝栏目的嘉宾,都可以在社会各种鉴定场合邀名领赏,收费开具“鉴定证书”。其次,是对鉴定结果的对错,没有奖罚。错了说声看“走眼”,来句“这是难免的”就没事了。其实,普通百姓对鉴定师的要求并不苛刻,只希望他们凭着自己的良知说真话,真品就是真品,赝品就是赝品,而不是拿了钱“忽悠”人。
业内人士呼吁,有关文博部门应尽快建立鉴定师的奖励、惩罚监督机制,每年年底对鉴定师进行考核,对于不负责任,或为了某种利益颠倒黑白的鉴定师,要给予处罚。对于一些在公众场合不恰当地宣扬自己藏品的“鉴定师”,更要严加管理。
“三种人”成鉴定师主体
目前,社会上最常见的鉴定人有三种,首当其冲的是家属。拍卖会上难以识别的绘画作品,往往请教家属:家属说是真的,就成了真品;家属说是假的,就是赝品。还有各种名家后人的组织、联谊会,由他们出面鉴定先人的作品,往往也是“一言九鼎”。当然,也有例外。前不久,上海有家艺术品拍卖公司投拍的陈逸飞油画《责任》,家属站出来说非陈逸飞之作。该画以220万元起拍,最后以600万元落槌,比预估价高出了一倍多。但这仅是个例。其二是收藏家,他们在各种场合,包括平面媒体上、电视镜头前,为公众鉴定文物。而他们“上课”、开讲座所使用的实物,通常是自己的藏品。其三是专家、学者,他们中有博物馆界人士,也有持文化部门或文物机构颁发证书者。
把关者往往把不了关
按理说,有了这些鉴定人员把关,拍卖市场就该是纯净而有序的,事实却不然。业内人士指出,文物鉴定是一项专业技术,家属提供的资料可以借鉴,但单靠他们认定,显得有些草率。如果家属在现场看到艺术家创作,鉴定还有根有据;如果是在其不知情的情况下创作,又如何能作出正确的判断。更何况是相隔了好几代的后人,又不从事艺术创作,鉴定知识从何而来?
家属没有专业知识,看“走眼”情有可原,一些藏家和专家的“失误”就令人痛心了。一位文物工作者告诉记者,前不久,北京拍卖市场出现了四件国宝级拍品,总估价达7210万元。后来证实一件“战国至西汉年间九镶带钩”和两件“东汉御用漆器”为赝品,另一件“春秋四羊青铜器方壶”还在鉴定,难以确定真伪。这四件文物事先经过北京和湖北专家的鉴定,其中一位专家事后承认自己对漆器“不很了解”。
建立鉴定师考评制度
而这些所谓的藏家、专家们之所以敢于四处讲课、鉴定,他们的行为无人监督、无人“鉴定”是一大原因。有关人士指出,目前的监督和考评制度有两大问题:一则存在于发证单位。现在,只要与文博、文化有关联的机构都可以发证。鉴定师、文物专家、文博顾问的头衔满天飞,甚至还有某某媒体鉴宝栏目的嘉宾,都可以在社会各种鉴定场合邀名领赏,收费开具“鉴定证书”。其次,是对鉴定结果的对错,没有奖罚。错了说声看“走眼”,来句“这是难免的”就没事了。其实,普通百姓对鉴定师的要求并不苛刻,只希望他们凭着自己的良知说真话,真品就是真品,赝品就是赝品,而不是拿了钱“忽悠”人。
业内人士呼吁,有关文博部门应尽快建立鉴定师的奖励、惩罚监督机制,每年年底对鉴定师进行考核,对于不负责任,或为了某种利益颠倒黑白的鉴定师,要给予处罚。对于一些在公众场合不恰当地宣扬自己藏品的“鉴定师”,更要严加管理。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当前书画市场造假十大手段剖析 上篇文章:西部鉴宝2007年压轴盛会31日举行
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古玩收藏:荣辱不惊 富贵不淫
- 品相和题材决定价值 收藏连环画的三大...
- 广东省博物馆专家免费鉴宝
- 大“佞臣”蔡京的书法艺术 皇帝与奸臣...
- 万珺说翡翠:你知道翡翠的行情吗(图)
- 名家书画相对克隆造假法辨识之内容删减
- 常沙娜钟连盛《世纪华章》景泰蓝大盘璀...
- 我国古钱币上的祝寿文化
- 掌眼属鉴定范畴又不等同于鉴定
- 海岩:老家具陷阱多
- 收藏市场菜鸟如何寻找潜力翡翠
- 名家信札造假法辨识(图)
- 国宝《富春山居图》的传奇身世:为何半...
- 文物鉴定会能否继续受宠
- 4000年前辽宁走进“青铜时代”
- 玛瑙巧辨识:真玛瑙少有瑕疵 假玛瑙则...
- 教您如何更好收藏紫砂
- 清乾隆霁蓝釉天球瓶149.5万成交
- 大飞龙银币真品估价高达2万元(图) ...
- 李鬼多以章充币 买奥运藏品要擦亮眼睛
- 书画投资莫以大小论英雄
- 鎏金铜佛 收藏‘薪’贵
- 收藏者应如何辨识佛像?
- 妇好墓随葬玉器 王后母亲女将
- 中职生当古玩鉴赏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