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民间收藏心态很重要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不少藏家满怀希望地请专家为自己鉴宝,却被告知收藏的是赝品。
上周末,全国民间文物界定、分类、定级巡回摸底鉴定走进深圳,来自北京的鉴定专家呼万铭、雷从云和华义武等权威人士引来了深圳众多民间藏家前来鉴宝。不过,此次鉴定会后,专家表示深圳民间人士的收藏水平参差不齐,藏品鱼龙混杂,藏家的专业知识需要提高,而且还应该保持良好的收藏心态。
编织袋抬宝贝来鉴定
记者在鉴定会现场看到,前来为藏品验明真身的藏家非常多,除了深圳本地藏家,还有来自东莞、广州等地的藏家。大多数藏家都带来了不止一件藏品,有的被报纸层层包裹揣在包里,有的用精美的木盒子装起来,一些藏家甚至藏品多到动用了木箱子和编织袋,家里出动几个人把它们抬过来。整个等候鉴定的大厅一直人流不断。
“我对中国印章比较感兴趣,它能将石头变成一种文化,所以这些年我主要搞印章收藏,今天就想让专家给瞧瞧我收藏的一块顶级的田黄石。”一位印章收藏的市民对记者说了自己的收藏经历。不过,在随后的鉴定中,玉器鉴定专家华义武却给这位藏家泼了一盆冷水,他收藏的田黄石只是一块很普通的石头,是由四川石仿制而成,并没有太大收藏价值。
上周三天的鉴定下来,专家们都表示说,东西很多,但真品不多,即使是真品,大多也很普通,没有特别好的精品。知名的书画、杂项鉴定专家呼万铭说,和上一次的摸底鉴定相比,书画类的赝品以仿古代小名家作品为主,不像上次出现的赝品几乎都是仿大名家作品,而且三天里只有两三件有价值的真品让自己印象深刻,其他都较一般。
藏家缺乏知识易受骗
据记者观察,很多市民虽然藏品颇多,但是自己对藏品本身的了解却很有限,尤其是专业知识还十分欠缺。
在书画鉴定台边,一位书画藏家将一幅据称是明代一无名氏画家留下的画作小心打开,接受专家鉴定,呼万铭用放大镜仔细查看后肯定地给出了赝品的结论:“画作的确是实墨印染纸,但是从其文字和印章落款来看,墨迹很浮,不是旧品,是经过现代手法处理过的。”他分析说,其实这种分辨很容易,透过放大镜看纸张的边纹和墨痕的深浅即可发现真伪,市民还应多注重专业修养,而不是一味求古求精。
其实,这种现象决非个别,很多藏家都有藏品真伪和价值判断问题。雷从云告诉记者,很多藏家是将收藏作为投资行为而不是爱好,也缺乏相关知识,在购买的时候,关心的只是藏品过去的市场行情和价格,再加上商贩卖力鼓吹升值前景,往往容易上当受骗。
专家表示,如今古玩在经济价值的驱动下更多地走入了普通人家,其价值越来越被看好,于是市场上出现了很多赝品。普通市民不仅要关注藏品本身,更要加强收藏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即使达不到专业人士的水平,但要有起码的分辨能力。
同时,专家呼吁市民对收藏应该持一种捍卫传统文化的态度,不要急功近利,在市场作用下盲目买进卖出。“当然,这并不是说收藏就不能投资,但这绝对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雷从云说,如果今天买来一件东西,明天就想出手赚钱,这不叫收藏,最多是一个商贩。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泥形款功玩紫 上篇文章:马未都说收藏第一讲:盛世收藏(2)
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点点绿意 更胜却良辰美景
- 陨石收藏须理性
- 现当代艺术丨一山石一穹宇
- 乾隆皇帝为何喜欢在文物上处处留痕
- 专业造假考验大众鉴宝
- 晚清新会画家许春田:丹青遗墨在 冈州...
- 珍品收藏明清家具的鉴定
- 三原则决胜奥运藏品市场
- 专家支招如何收藏名表
- 何为“收藏”的最高境界?
- 收藏印石之道
- 青铜时代古人便用陨石造武器
- 赌石江湖故事:不切到最后 谁也不知道...
- 彩色宝石辨假之“谜”
- 如何轻轻松松购买艺术品
- 专家开讲紫砂鉴藏知识 将为市民作免费...
- 红木行业二次创业期到来 需要精准定位
- 古玩行里规矩多 教你12条门道
- 古代头饰欣赏:云鬓花颜金步摇
- 如何看待小名头书法作品的投资价值?
- 艺术投资暗香浮动 对优秀作品有欣赏和...
- 玉真的能养人吗
- 从外销画看佛山清代饮食文化
- 收藏广泛造诣很深 鲁迅30铜元捡得稀...
- 宫廷御用画家孙位《高逸图》的人物解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