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从“鬼脸钱” 说楚文化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内蒙笑公
鬼脸钱,楚铸,春秋战国时期四大货币体系之一。(其它三种;布币、刀币,圜钱)。
新世纪之前见于著录的“鬼脸钱”,其重量基本在1
至5
克范围之间,多为二至三克。应称之为“小鬼脸”。它们还有另一个别名“蚁鼻钱”,
“蚁鼻钱”名称的由来,各种解释皆不能令人满意。我以为恐怕与其体积小有关。“鬼脸钱”的名称,约定俗成,一看便解。
我藏的是“大鬼脸钱”长度在30--36
毫米之间,多为33--34
毫米。重量在24--33
克之间,多为27--30
克。是“小鬼脸钱”的十倍左右。按重量应该是二釿。(战国时一釿约合16
克,二釿为32
克)
而且大多残留有贴金(或鎏金)痕迹。
春秋战国时期,是大分裂、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楚国居中原诸国之南,文化方面有着明显的与他国不同的特色。比如楚国独有的“龙凤文字”。风俗方面,对“巫”的崇拜与信仰,各种祭祀活动,也是更浓烈,更具特色。从屈原的“楚辞”可见一斑。我要说的是,“鬼脸钱”上的“图案文字”肯定与楚国独有的文化、风俗、文字有关。战国时代是计量货币,货币的价值是以铜币的重量为基准的,“鬼脸钱”上的“图案文字”已经释读的,一般与重量无关,也不是地名,比较多见的是“斋”,其它还有“金”“行”“君”“安”“釿”等。常见的“贝”有多种版本,也是对人脸各种表情的刻画,是
喜怒哀乐悲恐惊
人类七情的抽象和概括。原来古人早就会画卡通画。
总之;“鬼脸钱”象是某类“祝(福)语”,又好像与“巫”的活动,祭祀活动
有关。以上,仅是我对“鬼脸钱”的一点思考和探索。真正要揭开“鬼脸钱”上“图案文字”,的秘密,有待智者。
博友若有意收藏,请联系我。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东北丹东淘来咸丰重宝背横二十 上篇文章:连体钞点燃收藏新热点
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贵金属纪念币也是艺术品
- 金银币收藏现三大亮点
- 解套无望 集邮被疑不如炒股
- 金银币避险能力凸显
- 2012世界硬币大奖十大奖揭晓
- 收藏钱币邮票勿买街头货
- 中行百年纪念钞暴涨暴跌
- 分析师称黄金不久能到2000美元
- 蛇年生肖金银币广州首发
- 2011邮币卡:虎尾兔头在行动
- 五台山二盎司银币获最受喜爱纪念币
- 五台山金银币背后的故事传说(图)
- 古钱币形制盛世奥运金 填补奥运史上的...
- 看黑白神韵品熊猫金币(图)
- 02月25日上海钱币市场热门品种点评
- 这两个信封见证了奉安大典(多图)
- 银行奥运卡收藏价值胜过金融功能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纪念邮票将...
- 熊猫金币涨千元:青铜器银币跌千元
- 第一枚火花比第一枚邮票还早13年(图...
- 5月30日连体钞板块报价
- 龙票:方寸之间展现神龙形象
- 九华山公斤银币成为近期市场热点
- 金价非影响金银币价格的唯一因素
- 9月23日上海钱币市场行情综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