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从“鬼脸钱” 说楚文化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内蒙笑公
鬼脸钱,楚铸,春秋战国时期四大货币体系之一。(其它三种;布币、刀币,圜钱)。
新世纪之前见于著录的“鬼脸钱”,其重量基本在1
至5
克范围之间,多为二至三克。应称之为“小鬼脸”。它们还有另一个别名“蚁鼻钱”,
“蚁鼻钱”名称的由来,各种解释皆不能令人满意。我以为恐怕与其体积小有关。“鬼脸钱”的名称,约定俗成,一看便解。
我藏的是“大鬼脸钱”长度在30--36
毫米之间,多为33--34
毫米。重量在24--33
克之间,多为27--30
克。是“小鬼脸钱”的十倍左右。按重量应该是二釿。(战国时一釿约合16
克,二釿为32
克)
而且大多残留有贴金(或鎏金)痕迹。
春秋战国时期,是大分裂、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楚国居中原诸国之南,文化方面有着明显的与他国不同的特色。比如楚国独有的“龙凤文字”。风俗方面,对“巫”的崇拜与信仰,各种祭祀活动,也是更浓烈,更具特色。从屈原的“楚辞”可见一斑。我要说的是,“鬼脸钱”上的“图案文字”肯定与楚国独有的文化、风俗、文字有关。战国时代是计量货币,货币的价值是以铜币的重量为基准的,“鬼脸钱”上的“图案文字”已经释读的,一般与重量无关,也不是地名,比较多见的是“斋”,其它还有“金”“行”“君”“安”“釿”等。常见的“贝”有多种版本,也是对人脸各种表情的刻画,是
喜怒哀乐悲恐惊
人类七情的抽象和概括。原来古人早就会画卡通画。
总之;“鬼脸钱”象是某类“祝(福)语”,又好像与“巫”的活动,祭祀活动
有关。以上,仅是我对“鬼脸钱”的一点思考和探索。真正要揭开“鬼脸钱”上“图案文字”,的秘密,有待智者。
博友若有意收藏,请联系我。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东北丹东淘来咸丰重宝背横二十 上篇文章:连体钞点燃收藏新热点
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中国黄金推出首款民俗金银铤 首日销售...
- 第一套人民币双马耕地版10000元币...
- 中国币王价值高达七十余万元(图)
- 7月14日连体钞板块报价
- 奥运钞增发6000万 银行不知道
- 京剧脸谱钟馗银币2月暴涨71%
- 奥运收藏风头渐过 改革开放题材渐热
- 1元牡丹硬币最高身价千元(图)
- 51年前的老存单得以兑换
- 3月4日热门品种点评
- 3月7日热门品种点评
- 1月7日上海钱币市场行情综述
- 一套神五金银币价超8000元
- 1980年版50元价格过千元
- 奥运币1/3盎司金币的收藏投资价值分...
- 《中国花钱集藏指南》回眸
- 美加州邮局刻制以少林寺为图记的纪念邮...
- 钱币市场盘整2012年值得关注
- 3月19日金银币市场之最
- 4月1日上海钱币市场行情综述
- 1月18日上海钱币市场行情综述
- 德铭收藏专柜违法炒卖第四套人民币
- 弘光通宝价格的行情分析
- 中行百年纪念钞行情投资分析
- 金银币上的京剧脸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