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张即之《台慈帖》赏鉴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张即之(1186—1263),字温夫,号樗寮,历阳(今安徽和县)人,南宋书法家。唐代著名诗人张籍之八世孙,南宋参知政事张孝伯之子,南宋爱国词人张孝祥之侄。官至司农寺丞,授直秘书阁。史称其博学有义行,性修洁,喜校书,经史皆手定善本。
张即之所处的时代是南宋末期。当时的书法已经潦倒孱弱、气息奄奄,字形皆小气拘谨,全无豪情壮志。当时唯赵孟坚、张即之二人的书法尚为可观。张即之存世的书法作品主要有《金刚经》《〈华严经〉残册》《佛遗教经》《书杜诗卷》《致殿元学士尺牍》等。从其存世作品的比例来推测,张即之在世时应创作了大量的写经作品。

张即之《台慈帖》,故宫博物院藏 这里赏鉴的张即之《台慈帖》,纸本,行书,纵30.9厘米,横43.1厘米,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此帖是张即之存世书作中笔法变化相对较多的一幅精品,行行独立,平阙式标准,属于典型的札子格式。内容为:“即之伏蒙台慈,宠赐宝墨、仰体记轸之厚。即之年来衰病日侵,视听久废,两月前忽得小府癃疾,讫今未愈,不容亲具禀谢之幅。仰乞台照,垂喻备悉。昨来大字,已曾纳去。若小字,则目视茫茫,如隔烟雾,度不复可下笔矣。切幸加亮。右谨具申,呈,二月日,中大夫直秘阁致仕,张即之札子。”由文中“致仕”二字可判断,此帖为张即之晚年所书。当时,张即之的书法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索字者众多,甚至金人都花重金来求。从内容上看,《台慈帖》即是一封回应索字者的札子——索字者送墨给张即之,张即之已经给对方写过大字作为酬答,但对方还想要小字;张即之以自己年老多病、双眼模糊为由委婉地拒绝了。不过,张即之当时既已致仕,应是年事已高之时,年老多病亦不算是推脱之语。
后世对张即之作品的评价争议较大。其中,批评声不少。元虞集对张即之的书法就持否定态度。他在《题吴傅朋书并李唐山水跋》中说:“米氏父子书最盛行,举世学其奇怪,不唯江南为然。金朝有用其法者,亦以善书得名,而流弊南方特盛,遂有于湖之险。至于即之之恶谬,极矣!”元刘有定给郑杓《衍极》所作注中也说:“降而为黄、米诸公之放荡,持法外之意,周、吴辈则慢法矣。下而至于即之之徒,怪诞百出,书坏极矣。”当然,也有人对张即之的书法持肯定态度。明安世凤在《墨林快事》中云:“樗寮书,昔人斥为恶札。今评其笔意,亦非有心为怪,唯象其胸怀,原与俗情违逆,不知有匀圆之可喜、峭拔之可骇耳。自开天以下,千奇万异,何独字法不得任情哉?”
清梁巘认为,张即之的字初学欧阳询与褚遂良,结体紧凑,讨巧甚多而不大方,派头不正而邪态丛生。实则不然。上面诸家已经说过,张即之实际上是学米芾。只不过米芾的一手刷字歪得意气飞扬,而张即之却把米字的结体平直化、均匀化了。他的字虽然是把米字平直均匀化,但在笔法上还保留着米字斜态旁出的特征,所以略微有些不入时流。曹宝麟认为,张即之书法的特征是拘谨小巧。这实际上也是南宋书坛整体的书写特征。但是,张即之与南宋其他书家拘谨小巧的原因不甚相同,这应与他长期写经有关。其实,张即之的整体书风也并非都是拘谨小巧的,他也喜欢写大气磅礴的榜书。总体而言,从行气自然的角度来说,张即之的尺牍书法优于他的写经作品。《台慈帖》应该是张即之整体书法生涯中较为特别的作品了。
来源:《中国书画报》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魏晋南北朝玉器:旧传统中的新天地 上篇文章:你真的会收藏唐三彩吗
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艺术性无关画幅尺寸
- 布兰妮这幅画卖了1万美元 被娱乐圈...
- 第三套背绿水印防伪知识要通晓
- 皇帝为表“惜贤敬老”而赐拐
- 赌石五大绝学:一个在瑞丽赌石成名的高...
- 人民币的防伪知识要通晓
- 探索和认知东北地区新面世古钱币
- 铜元收藏有学问
- 揭秘赝品变真招数 X光能让新瓷变古董
- 唐卡收藏市场真假难辨 香火痕迹也伪造
- 鉴别袁大头口诀要记牢
- 投资收藏当代瓷器 应该重胎质还是重画...
- 泥形款功玩紫
- 藏在文物里的商王后传奇
- 收藏市场菜鸟如何寻找潜力翡翠
- 不可或缺的收藏门类浅议“生肖金银币”...
- 也说“高昌吉利”钱
- 中国收藏家提出史前古玉十二字鉴定法
- 怎样投资收藏奥运纪念品? 应把握四个...
- 大清铜元收藏入门功夫(一)
- 古玩收藏陷阱花样翻新 骗局防不胜防
- “红印本”收藏价格“井喷” 18年升...
- 中国这4件顶级文物:一件流失日本 一...
- 疯狂的石头:赌石全攻略
- 古玩鉴定中陶瓷鉴定最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