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明清钱币:以银为本以铜为辅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明代货币
朱元璋在未建国之前(公元1361年)就开始铸“大中通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又铸“洪武通宝”。但在明初的二十年间一直推行纸币,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开始发行“大明通行宝钞”,是一种不兑换的纸币,民间不能以纸币兑换金银,但可持金银向政府换取纸币宝钞,规定宝钞一贯兑白银一两,宝钞四贯对黄金一两。
到洪武二十四年前后,由于钞币发行太多,大幅度贬值,民间不愿用钞币,私下用铜钱或金银等进行交易。明政府则采取一些措施推行钞币。洪武二十七年开始禁铜钱,之后又禁用金银。到明成祖永乐年间,为了回笼钞币制定了“户口食盐法”,规定每人每月给食盐一斤交收钞币一贯。但这些措施都不奏效,到英宗时,不得不“弛用银之禁”。
明朝有九个皇帝都铸过铜钱,多是年号钱,比较好辨认。
另外,明灭亡之后,残余势力在南方建立的几个政权称“南明”,也铸有铜钱。李自成、张献忠领导的农民起义军铸有“永昌通宝”。
明王朝多次下令禁银,却反而用得越来越多,大交易用银,小交易用铜钱,所以明代的“元宝”、“银锭”发现比较多。
清代货币
清代币制是白银、铜钱兼用,以银为本,以铜钱为辅,在流通中大数用银,小数用铜钱。政府的财政收支自始就是以白银为准。流通中白银最基本的形式是呈船形的“元宝”,重约五十两;重十两的为中锭,做锤形;一二两至三五两的为小锭,多呈小馒头形;一两以下的为碎银。
白银在我国一直是称量货币,明清时外国的银元也开始流入我国,清乾隆时开始铸造“乾隆宝藏”银币,之后又铸有“嘉庆宝藏”、“道光宝藏”等银币。这是我国流通最早的银铸币“银元”。
清朝的铜钱铸的也相当多,质量也比较好,每位皇帝都铸有年号钱。到光绪时出现了机制铜元,成为一种新的货币形态,颇受社会欢迎,热铸的方孔钱也就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清朝也用过钞币,但时间短,数量有限,一是在顺治时期,一是在咸丰时期,前后各十年左右就废止不用了。(完)
高崇文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原院长、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国考古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东周秦汉考古、楚文化、考古学礼制文化、古代丧葬制度、古代青铜器、古代货币等。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五台山金银币文化底蕴深厚 上篇文章:7月9日上海钱币市场行情综述
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水印防伪性强:外汇券成收藏新宠
- 3月2日钱币热门品种点评
- 第四套人民币受宠一年涨幅超两倍
- 2013版熊猫金银币日前发行
- 前秦古币集藏 蔺
- 3月13日热门品种点评
- 人民币收藏投资高烧不退 专家称投资勿...
- 猴票大圣身价翻跟斗急上急落 神秘卖家...
- 牛年贺岁银条:牛到用时方恨少(图)
- 盛夏邮市养精蓄锐积累出大行情
- 10月14日钱币热门品种点评
- 2月25日连体钞板块报价
- 邮票卖不掉 半年一过全销毁
- 可遇不可求的世界顶级六大投资银币
- 精彩纷呈的3万枚票证见证巨变
- 钞王争霸之六:四面楚歌
- 9月14日连体钞板块报价
- 2014年金银纪念币减量了
- 第一套人民币耕地机版5000元币样
- 金银币新品价格继续大涨
- 2011:关注连体钞的市场表现
- 奥运纪念钞是错版理解有误
- 9月5日热门币种点评
- 龙藏品市场与走势
- 拍卖公司称错版100元纸币能卖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