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集邮:知识与艺术结合的享受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黑便士” 资料图片

“大龙邮票” 资料图片
上周,法国总统萨科齐自爆他是一名集邮爱好者。与这则新闻一起被披露的还有一个令人吃惊的数据———全球大约有5000万名集邮爱好者,其中1/3在中国。萨科齐也许是想用这番话来和中国人套近乎,以缓和两国目前的紧张关系。
而我们的问题是———集邮是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在经济大萧条时期,集邮开始在美国盛行,部分原因是与其他娱乐方式相比它更便宜,另一个原因则是当时的总统罗斯福是一名狂热的集邮爱好者,他鼓励国民集邮。尽管现在还有一些美国人喜欢这种娱乐,但一提起集邮,大多数人会和英国人一样,马上联想到胆小幼稚的学童形象,认为集邮已经是过时的娱乐。
但中国人对于集邮则没有这种负面印象。恰恰相反,集邮在中国仍是一种中产阶层地位的象征,被视为知识与艺术相结合的享受。
除此之外,政府也对集邮制定出一些相关措施。从2000年开始,中国政府制定了官方政策,在青少年群体中培养对集邮的兴趣,鼓励小学和中学老师组织集邮小组,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国家历史的兴趣。
和其他国家一样,中国的邮票也大多以本国英雄或者历史事件为主题。其中包括纪念长征60周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以及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等主题。现在,中国拥有大约5万个集邮协会,福建和江西的大学更是开办了集邮的选修课程。
中国庞大的人口数量也是集邮者人数众多的原因之一,所以,全世界每3名集邮者中有1名是中国人,并不值得惊奇。还有一个原因则是集邮者的人数是通过集邮协会统计的,外国人并不喜欢参加各种组织,但中国集邮者更喜欢参加集邮组织。
中国的邮票市场也主要以本地邮票为主。中国集邮者和全世界的集邮者一样,都是从收集当地发行的邮票开始,之后再将自己的兴趣固定在某个国家或者某段历史时期的邮票上。包括英国和瑞士等最早发行邮票的国家所发行的早期邮票,在中国非常受欢迎。
1837年,英国的“邮票之父”罗兰·希尔提出邮票的概念,并在1840年推出了世界上第一种邮票“黑便士”。中国清朝在1878年开始发行自己的邮票“大龙邮票”,为铜质版模。
    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铜元天地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绿色:瞧瞧邮票上的植树节(多图) 上篇文章:大学生冬季运动会纪念车票
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沈阳古钱币专场拍卖会首秀遇冷
- 中国黄金在京开最大黄金店
- 8月7日钱币热门品种点评
- 贵金属纪念币炒作不断升温
- 黄金卷炒到20万元
- 奥运贵金属特许藏品中的巅峰之作:奥运...
- 钱币收藏 一路看涨
- 5盎司银币玩赏投资两相宜
- 袁大头一年跌价逾三成
- 2014版熊猫金银币:值得期待的市场...
- 铜制纪念章首选生肖题材:12年涨30...
- 羊年将至:各种羊主题艺术品争相上市
- 热门大跌 币市正从6000点拐头
- 神五纪念币标价上万
- 8月15日上海钱币市场行情综述
- 中外钱币文化系列价值被低估
- 世界唯一的土匪邮票传奇(图)
- 整版80枚猴票暴升至37到40万
- 明清银锭:下一个不可或缺的收藏佳品
- 7月8日连体钞板块报价
- 中国姓氏金条隆重面市(图)
- 2月24日上海钱币市场行情综述
- 10月25日上海钱币市场行情综述
- 一毛钱50年身价上涨近40万倍
- 福建官局造光绪元宝请专家鉴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