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欧洲顶级古瓷讲述西方瓷器发展史(图)
来源/作者:网络 |

19世纪英国青花柳纹碟

军事人物收藏品

韦奇伍德碧玉细炻器

19世纪塞夫勒水壶

韦奇伍德碧玉细炻器
生性浪漫的路易十四,如何把陶瓷、金属工艺融合一体,烧制出美观与实用兼顾的书桌套件?中国爱情故事为何成了欧洲古董瓷器题材的最爱?……昨日,《欧洲瓷器历史展》在武汉博物馆开幕,展出的17世纪至19世纪200余件欧洲顶级古瓷器,展示了欧洲从纯粹仿制中国瓷器到逐步结合自己的文化传统、生产出具有独特风格的瓷器产品这一发展史。
此次展览以欧洲瓷器的发展史为主线,分为中国外销瓷器的传播、欧洲仿瓷与欧洲国内瓷业的兴起、欧洲瓷器发展的创新等部分,展品包括瓷器的诞生地迈森瓷、韦奇伍德的碧玉炻器、德累斯顿瓷器、法国塞夫勒陶瓷、迈森瓷、卡波迪蒙蒂瓷、英国斯塔福德郡小雕塑等,
记者在展厅见到,在所知的西方瓷器风格中,青花蓝白的“柳树纹饰”排名最高,显示出中西方审美的共通性;而迈森瓷的蓝色洋葱系列,外形与中国瓷极为相似,而图形则改造成了欧洲人较为熟悉的图案,融合了花卉图案、日本桃子和石榴,设计构思精妙;在中国喝茶时一般都用没有手柄的杯子,而18-20世纪的欧洲茶具系列,则按照西方人的饮茶习惯配上手柄;此外,德国德累斯顿生产的花边瓷俑,将真蕾丝浸入液体瓷中再手工贴于人物,展示出精致的欧洲宫廷生活。
此次展览的展品,均是加拿大收藏家拉斯洛·帕拉克维茨、孙建伟夫妇捐赠给上海历史博物馆的珍品。展览至2010年3月5日结束,市民可前往免费观看。
   已有_COUNT_条评论 我要评论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文房清玩:品评案头雅趣 上篇文章:古瓷收藏中如何炼就一双慧眼
网友评论 (0)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中秋节 你该如何有格调地请客吃饭?
- 成都:当代艺术第四城
- 我所收藏的儒雅碧玺鼻烟壶
- 巴赛尔世界2008:10万人将为一只...
- 旧石湾公仔流通量少无价格标准
- 一夜之间夜明珠涨14倍
- 一村民挖出炮弹误当宝贝收藏 现已送往...
- 艺术品经纪人揭画家潜规则 出名靠炒身...
- 女婴带“玉”出生 医生介绍称全世界罕...
- 王汉民:捡漏需要艺术修养
- 当代名窑评选吹响当代精品陶瓷收藏号角
- 福建发现宋元时期泗州佛雕像 被称为“...
- 收藏2008年:二分真八分假黄金做鞍...
- 版画未热正是收藏时 初期勿大规模投入...
- 这就是珠宝商家违规促销的“三种手段”
- 祝贺《遥见原乡》双廊白族农民画深圳展...
- 罗旭:像鱼一样生活和创作
- 国家收藏常态化多难:当代艺术流失海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