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宫廷密藏景泰蓝成市场新欢
来源/作者:网络 |
老而精受宠 成对器价高
苏州博物馆新馆地下展厅中人头攒动,113件宫廷御制景泰蓝珍品穷尽了人间的赞美之词,更让人惊叹的是,这些“宝贝”全部来自于香港大藏家张宗宪。早在这场引起轰动的展览之前,著名伦敦古董商埃斯肯纳兹在巴黎佳士得以652.8万欧元的天价拍下了一对清乾隆掐丝珐琅胡人像,随之带起海内外收藏市场上一股掐丝珐琅器的热潮。
稀世重宝皇宫密藏
“景泰蓝是铜、珐琅釉、火三者结合的艺术,如同凤凰涅槃一样,燃烧一次,漂亮一次,最后一个金碧辉煌、灿烂无比的‘凤凰’飞出来了。”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同禄的眼里,每件景泰蓝好像都是有生命一样。
景泰蓝又叫“铜胎掐丝珐琅”,被人们称为“珐琅张”的张同禄,进入景泰蓝这一行已经50年了,景泰蓝的历史已经在他的脑中打下了清晰的烙印。
“景泰蓝的历史可追溯到元朝,到了明代景泰年间(公元1450年-1456年),景泰皇帝在颜色方面另辟蹊径,以图出奇制胜,所以在景泰蓝烧制成功之后,极端钟爱,所有御用陈饰无不用景泰蓝制作。”张同禄介绍说,明代后的景泰蓝都不能与景泰年间媲美。到清朝乾隆时期,景泰蓝又进入了一个辉煌阶段,虽然不能和景泰时期相比,但也堪称典范。
景泰蓝与欧洲的“画珐琅”同属珐琅艺术,但两者截然不同。“画珐琅用珐琅直接涂画在金属胎上,经过烧制后显色,而中国景泰蓝各种纹饰都是用铜丝,手工粘在铜胎上,费工费时是前者的多少倍。”张同禄认为,景泰蓝是工艺美术中最复杂的门类,做胎、掐丝、两次焊烧、酸洗、上釉、烧蓝、镀金等多道复杂工艺,一个人是无法单独完成的。
但让人不解的是,国内很多人却对景泰蓝感到陌生,“景泰蓝为明、清两代宫廷密藏,各朝皇帝都在宫廷内设有专门生产机构,为皇帝所有,根本不出宫,北京故宫珍藏有各式的景泰蓝7000多件,许多都是明、清两代皇帝的御用器物。”张同禄认为,民间知道景泰蓝的很少,是有历史原因的,“皇帝偶尔会赏赐给有功之臣,外界才出现了景泰蓝,但很少。清末被八国联军抢走了一批,达官贵人破落后卖掉了一点,但这些景泰蓝大部分都流失国外了”。
收藏市场 厚古薄今
由于宫中流出的明清景泰蓝多数都已到了海外,拍卖高价也往往出现在海外市场上。去年6月,在巴黎佳士得“The Juan Jose Amezaga珐琅器珍藏”拍卖中,一对清乾隆掐丝珐琅胡人像更是以652.8万欧元创下新的世界纪录。著名伦敦古董商埃斯肯纳兹将其收入囊中,随之带起海内外收藏市场上掐丝珐琅器的热潮。
去年11月,北京长风在国内首次推出掐丝珐琅专场,38件难得的明清掐丝珐琅器共同亮相,受到了众多收藏家的关注,清乾隆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转经筒以513.4万元拍得该专场的最高价。另外,一件明万历掐丝珐琅缠枝菊纹六方盒以370万元成交,在国内再创高价。据此拍品原持有者说,此盒为圆明园遗珍之一。
明景泰年间的掐丝珐琅在清代的著录中大受好评,称赞其与永乐剔红、宣德铜炉、成化斗彩相提并论,在收藏市场上,它们也是佼佼者。2002年在香港佳士得,一件明景泰御制掐丝珐琅缠枝番莲莲蓬纹盒以1057.25万元成交;中贸圣佳去年秋拍中,一件明景泰年间景泰蓝多穆壶以369.6万元成交。
苏州博物馆新馆地下展厅中人头攒动,113件宫廷御制景泰蓝珍品穷尽了人间的赞美之词,更让人惊叹的是,这些“宝贝”全部来自于香港大藏家张宗宪。早在这场引起轰动的展览之前,著名伦敦古董商埃斯肯纳兹在巴黎佳士得以652.8万欧元的天价拍下了一对清乾隆掐丝珐琅胡人像,随之带起海内外收藏市场上一股掐丝珐琅器的热潮。
稀世重宝皇宫密藏
“景泰蓝是铜、珐琅釉、火三者结合的艺术,如同凤凰涅槃一样,燃烧一次,漂亮一次,最后一个金碧辉煌、灿烂无比的‘凤凰’飞出来了。”在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同禄的眼里,每件景泰蓝好像都是有生命一样。
景泰蓝又叫“铜胎掐丝珐琅”,被人们称为“珐琅张”的张同禄,进入景泰蓝这一行已经50年了,景泰蓝的历史已经在他的脑中打下了清晰的烙印。
“景泰蓝的历史可追溯到元朝,到了明代景泰年间(公元1450年-1456年),景泰皇帝在颜色方面另辟蹊径,以图出奇制胜,所以在景泰蓝烧制成功之后,极端钟爱,所有御用陈饰无不用景泰蓝制作。”张同禄介绍说,明代后的景泰蓝都不能与景泰年间媲美。到清朝乾隆时期,景泰蓝又进入了一个辉煌阶段,虽然不能和景泰时期相比,但也堪称典范。
景泰蓝与欧洲的“画珐琅”同属珐琅艺术,但两者截然不同。“画珐琅用珐琅直接涂画在金属胎上,经过烧制后显色,而中国景泰蓝各种纹饰都是用铜丝,手工粘在铜胎上,费工费时是前者的多少倍。”张同禄认为,景泰蓝是工艺美术中最复杂的门类,做胎、掐丝、两次焊烧、酸洗、上釉、烧蓝、镀金等多道复杂工艺,一个人是无法单独完成的。
但让人不解的是,国内很多人却对景泰蓝感到陌生,“景泰蓝为明、清两代宫廷密藏,各朝皇帝都在宫廷内设有专门生产机构,为皇帝所有,根本不出宫,北京故宫珍藏有各式的景泰蓝7000多件,许多都是明、清两代皇帝的御用器物。”张同禄认为,民间知道景泰蓝的很少,是有历史原因的,“皇帝偶尔会赏赐给有功之臣,外界才出现了景泰蓝,但很少。清末被八国联军抢走了一批,达官贵人破落后卖掉了一点,但这些景泰蓝大部分都流失国外了”。
收藏市场 厚古薄今
由于宫中流出的明清景泰蓝多数都已到了海外,拍卖高价也往往出现在海外市场上。去年6月,在巴黎佳士得“The Juan Jose Amezaga珐琅器珍藏”拍卖中,一对清乾隆掐丝珐琅胡人像更是以652.8万欧元创下新的世界纪录。著名伦敦古董商埃斯肯纳兹将其收入囊中,随之带起海内外收藏市场上掐丝珐琅器的热潮。
去年11月,北京长风在国内首次推出掐丝珐琅专场,38件难得的明清掐丝珐琅器共同亮相,受到了众多收藏家的关注,清乾隆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转经筒以513.4万元拍得该专场的最高价。另外,一件明万历掐丝珐琅缠枝菊纹六方盒以370万元成交,在国内再创高价。据此拍品原持有者说,此盒为圆明园遗珍之一。
明景泰年间的掐丝珐琅在清代的著录中大受好评,称赞其与永乐剔红、宣德铜炉、成化斗彩相提并论,在收藏市场上,它们也是佼佼者。2002年在香港佳士得,一件明景泰御制掐丝珐琅缠枝番莲莲蓬纹盒以1057.25万元成交;中贸圣佳去年秋拍中,一件明景泰年间景泰蓝多穆壶以369.6万元成交。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瓷器市场可适当投资 目前正处于盘整期 上篇文章:雍正时期的青花釉里红瓷器
网友评论 (0)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唐卡转型 力图打造“热贡艺术”品牌
- 热贡艺术危机警报如何解除(图)
- 古典家具大腕新年京城论道
- 文物考古发现:西安建城史或提前至55...
- 孙永印—德艺双馨艺术家
- 以粤剧四件宝为题材 《粤剧》特种邮票...
- 歌颂祖国的瓷板艺术作品:中华春晖
- 挖掘机真厉害 能开酒瓶写书法
- 百元收得清光绪民窑青花碗(图)
- 艺术品投资大洗牌在所难免:等待第二春
- 论李人毅国画的投资潜质
- 几辈人珍藏国宝 尘封300多年圣旨重...
- 西泠春拍:首件八大山人名号作品惊现
- 毛主席关爱战士烙画作品:献礼国庆60...
- 新疆的博物馆有哪些《国家宝藏》
- 80后收藏500多件西洋老物件 这些...
- 英美术馆惊现希特勒私人收藏画
- 2017上海中国画院年展将在上海中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