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铜元天地首页 >> 文章中心
文章阅读

汉五凤二年砖砚失而复得

来源/作者:网络 |
  华振鹤
  “十年养拙梦江村,文物飘零历劫存。今日故珠还合浦,寒斋顿觉日余温。”“沈墨犹如初发硎,临池淬笔自为铭。两千载后光犹焕,始信人间物有灵。”
  这两首七言绝句,出自“五凤砚斋”主人钱定一(号夷斋)老先生之手。诗中倍加赞美的“有灵的”文物,则是他珍藏了60余年的汉五凤二年砖砚。砖砚纵17厘米,横8厘米,厚4厘米,砖侧铸“五凤二年”字样。1938年,日军占领上海,老先生逃难回到故乡常熟。砖砚便是他在城里一个不起眼的小古玩铺中从墙旮旯边无意中觅得的。虽说无意,实际上正表明他自有一双识宝的慧眼。
  中国历史上有两个皇帝用“五凤”年号:一为西汉宣帝刘询(前57—前54)二为三国吴会稽王孙亮(254—255)。钱定一先生是位能诗善画的学者,文史知识渊博,熟谙历代文物制度。经他与多位学者鉴别,按照文字的笔势、结构以及砖纹的古朴粗野情况,一致断定应属西汉时砖。
  据考,西汉砖镌有年号的,传世绝少。当年,清代金石学家翁方纲(1733—1818)在大学士阮元那里见到“五凤三年”砖,喜而作《五凤三年考》,可见其珍贵。值得一提的是,钱藏五凤二年砖还有个独特的地方,其“凤”字反文简写,这就更加罕见了。
  在上世纪60年代的那场浩劫中,钱定一收藏的大量字画、古籍、印章连同汉砖一并被藉没,后来大部分不知去向。唯有这方五凤二年砖砚,因为不起眼,常人不识的缘故,才最终“合浦珠还”,失而复得。
  “汉璧欣归赵”,老先生的欣喜是可以想象的。他命名自己的书斋为“五凤砚斋”,请王蘧常用章草书写斋名匾额(上图);还自己制铭32字:“质坚理密,汉宣遗物。佐我临池,烟云生发。浦珠顿还,光生蓬荜。守之宝之,以名我室。”更把砖砚制成拓片(右图),纵88厘米,横42厘米,请诸名家题识。书法篆刻家叶潞渊首先题额:“汉五凤二年砖,壮云楼珍藏,壬申初夏,潞渊叶丰题。”国学家周退密、古籍版本家潘景郑也纷纷赋诗填词,表达自己对这件珍品的鉴别意见、价值肯定和赞玩之情。
  潘景郑填《生查子》词云:“遗制及西京,五凤传琼宝。千载未沉埋,藏笈存型貌。风雨劫尘摧,汉璧欣归赵。墨本抚摹新,点缀留鸿爪。”
  周退密则有和钱诗七绝两首:“羡君消夏继江村,珍弆料无什一存。五凤西京矜法物,墨花馣馥梦里温。”“健笔锋芒刃发硎,主人鸿雪手亲铭。词家端数逍遥老,额字潞翁两觉灵。”
  中国文人在集藏中有个癖好,爱用珍品来命名自己书斋,或赋诗题铭抒发胸臆。如吴昌硕的“缶庐”、陈叔通的“百梅书屋”、吴湖帆的“四欧堂”,莫不如此。今年94岁的钱定一老先生承袭这一传统,使文人、古物,相得益彰,也为当今的典藏鉴赏,添加了一则佳话。 华振鹤
浏览次数:839
复制 】 【 打印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贺志锋:灵魂站立者   上篇文章:百年前头饰无人识  
查看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0)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