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铜元天地首页 >> 文章中心
文章阅读

祁志龙:彰显印尼市场信心

来源/作者:网络 |
祁志龙:彰显印尼市场信心
祁志龙作品
  文/胡兆才
  【艺术财经杂志专稿】3月2日,祁志龙的个展在印尼雅加达国家美术馆开幕。这次展览展出了祁志龙从1992年至2008年创作的大部分作品。这些作品主要来自于CP基金会余建安先生的收藏,其中有2、3幅是从个别藏家手中借来展出的。这位朴素的印尼换人,这几年一直都在关注着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
  展览的开幕式非常的隆重,中国驻印尼大使馆负责人、印尼文化部长、印尼华人收藏家齐聚一堂。这是自去年周春芽在印尼举办个展之后,第二位来到这里举办个展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展览的现场,很多人对祁志龙的创作非常感兴趣。“我找的模特大部分是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因为这些人比较清纯。虽然青春已经离我远去,但是我的内心依然对青春有种说不清的思念。”近几年,印尼华人对于推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非常热心,在金融危机的当下。CP基金会主办祁志龙的个展,虽然展览是在几年前约定好的计划。但是,同样透露出了对于中国未来的信心。
  在这次个展中,我们可以看到完整的祁志龙。他从八十年代到今天,祁志龙反复探索着一个主题,物质流动时代的女性。从90年代艺术发展的逻辑看,祁志龙无疑是较早通过艺术方式敏感地感到一个消费时代和流行文化即将占据日常生活和意识的中心,并对中国当代艺术产生重要影响的艺术家之一。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祁志龙敏锐的感觉到了生机勃勃的消费主义大潮,正在将传统的革命意识形态娱乐化。他预感到消费文化是结构主流意识形态最有力的力量,因此他也在自己的作品中“先知先觉”对这一现实进行了反讽。创作的第一个系列作品就是《消费系列》,批评家栗宪庭在看到这些作品之后,也对他给予了高度评荐。虽然一直得到栗宪庭的肯定,但是祁志龙在市场上的表现却不尽人意,直到2006年才崭露头角。祁志龙回忆起当时见到栗宪庭的情景:栗宪庭一直在慨叹“遗憾”,他刚刚错过了威尼斯双年展的作品征集。栗宪庭又马上将祁志龙的作品推荐给了正在筹备“后89”大展的张颂仁,虽然张买走了一张他的《消费形象》三联作,但却没有在展览中展出,理由也正是祁志龙刻意表现的创意——广告味儿太浓!由于这个展览后来停了下来,祁志龙感觉自己渐渐被人遗忘。真正令他是来运转的是2005年由大收藏家希克筹划的《麻将》展览。祁志龙的作品成为展览画册的封面,也被选上了美术馆的巨幅招贴,之后祁志龙的作品在拍场上也一路高歌猛进,“大器晚成”。 
  余建安:金融危机其实挺好的
  CP基金会筹办中国艺术家展览的目的非常简单,就是因为喜欢,并且要给印尼当地人介绍中国的当代艺术家。基金会收藏作品的标准也很简单,“我们收藏好的艺术家的作品”。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未来,余建安认为经济危机对于中国当代艺术有影响,同时也相信中国将来会很好。其实CP基金会在购入中国当代艺术作品的时已经是价位非常高的时间段,余建安对此的回答仍然是非常的超然:“虽然买的时候不是最低,但是当时也不是最高的”。
  在余建安眼中,当前的价格下调,反而是收藏的好时机。很多炙手可热的艺术家作品,不再奇货可居,作品质量也会好起来。虽然,现在画廊的数量仍然在不断的减少,交易数量也在下降。但是对于收藏家和基金来说,却可以凭借另外的介入方式寻找新的机会。CP基金会就抓住了这样的机会,同艺术家直接合作,获得了继续向前走的动力。相对于画廊依靠大部分陌生客户、零散买家的状况,收藏家与基金会的优势开始凸现出来。
  这次金融危机对于CP基金会来说,没有巨大的影响。“虽然我们的资产在缩水,但是艺术品的价格也在缩水。购买艺术品占用的资金比例,并没有什么变化。”CP基金会在市场特别好的时候手里也没有太多的作品,赚钱自然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他们实际上没有通过中国当代艺术获得太多的经济上的利润,所以也就谈不上什么影响。如果没有这场金融危机,艺术品在画廊交易的数量仍然会占大多数,“所以我觉得金融危机挺好的”。
浏览次数:589
复制 】 【 打印
查看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0)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