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铜元天地首页 >> 文章中心
文章阅读

乌丝栏上十三行:紫砂笔插

来源/作者:网络 |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的一天,我在华亭路旧货市场溜跶,见一个柜台前有一群人,正在围着柜台上的一件砂器争论着,很是热闹。我也挤进去看看他们争什么?原来柜台上放着一件砂器,窄长方形似笔筒样高,炒米黄色。大家你一句我一句争论这件器物是干什么用的。有人说是花盆,可底部没洞;有人说是水仙盆,但又太窄太深;有人说是笔筒,但又是窄长方形的不像,反正没有一个肯定的结论。
  众人只是争论,无人上手要买。我就挤进去拿上手仔细看了,砂器(见下图)正面刻有一幅水仙图很是眼熟,一看落款原来是蒲作英所作,我心里激动了,一来我喜好紫砂器,二来我更喜好蒲作英的书画。我赶忙问摊主价钱,一听还可以即掏钱买下了。众人见我掏钱买了都问我买去干什么用,我笑笑说插筷子,说完我骑上车直奔恩师大壮先生家,因为大壮先生也极推崇蒲作英的书画。
  大壮先生仔细看了这件紫砂器皿,说上面水仙是蒲作英所画,“乌丝栏上十三行仿赵子固法”,款式极佳。刻工也是高手按画家笔法凑刀的,所以一点也不失真,不似一般庸工把画家的笔法刻的面目全非,款式下有小方印一枚,是阳文“韵石”二字。先生说是刻工的印信,在左下方押角处有方朱文圆印是“心舟”二字,这当是砂器的制作人。先生想了想又说,与蒲华同时代的有宁波人何心舟,是做紫砂器的高手。蒲作英诗书画俱佳,书法是二王一脉相传,行草更精,有其面目,乍看乱头粗服实是笔笔精到,一支长锋羊毫在其手中提按使转,挥洒自如,结体分行,平淡天真,没有一点枪棒气,更是难能可贵。蒲作英的诗作屡见于题画,信手拈来,援笔立就,是位才思敏捷的诗人,他的诗集(《芙蓉庵燹余草》)是友人在其死后清理遗物时,在一个陶瓮里发现一瓮乱团团的废纸,细读原来是其的诗稿而为其整理出版的。
  先生还说,蒲作英虽是以卖画为生,但他不媚权贵不慕荣华富贵,却仰慕乡里前贤梅花道人吴仲圭,无论是为人、作画,他都师法吴仲圭,走元人法度,就拿此砂器上画的水仙来讲,也是法元人赵子固的,题“乌丝栏上十三行”则是与元人书画同源暗合。至于此器作何用处,被你说着了,是江浙一带大户人家插筷子的,但你现在插笔也未尝不可。此器米黄色,与你所藏吴昌硕题的白龙山人画具的颜色盘也是米黄色很配,就当它笔插吧,这样海上三大家的作品为你所得,充作文房,是你的福气,你当惜福啊。
   已有_COUNT_条评论  我要评论
浏览次数:647
复制 】 【 打印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土文物收藏方兴未艾值得关注   上篇文章:赋诗见才情:弄墨领风骚  
查看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0)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