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纪念币收藏投资有五忌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近年来,不少收藏投资流通纪念币的收藏者有所收获,但也并非只赚不赔,而是大多数人都有过赔钱的经历。纪念币收藏投资有“五忌”。记住这“五忌”,可以提高收藏投资技巧。
忌买发行量过大的
收藏品市场历来有物以稀为贵之说。纪念币发行量的多少,是决定其投资价值和升值潜力的首要因素。一般来说,纪念币的发行量与市场价格呈反比关系,即量少价高,量多价低。例:发行量仅为204万枚的《建行》纪念币,目前市场价格已高达1300多元,而发行量多达9000万枚的《建党七十周年》纪念币的价格,仅为7元至8元。
忌买涨幅过大的
涨幅过大的纪念币,特别是近年来发行的纪念币,由于在收藏投资热中价格一路攀升,而市场消耗少,实际存世量已远远超过了市场的需求。涨幅过大并不说明它的投资价值高,而是市场炒作的结果,普通投资者一旦高位“吃进”,随时有可能因大幅下跌而深度“套牢”。
忌买狂炒后回落的
在各种纪念币中,常有一些品种会受到市场追捧而成为“黑马”。但这种已经大幅飙升的品种,一遇庄家大量出货,价格便会大幅回落,尽管这类纪念币品种已有相当深的跌幅,但仍不适宜普通投资者参与,因为狂炒过后回落的品种,在高位形成了大量的“套牢族”,价格一旦有所上涨,解套盘就会倾巢而出。这类过时的“黑马”再度被炒作的可能性很小。
忌买不具独特题材的
从某个角度看,买纪念币就是买题材,有题材就有炒作的概念,就会有庄家进场,而不具有独特题材的纪念币,是很难激起市场的投资热情的。例如,1997年一季度邮币卡市场狂炒《宪法》纪念币,是借助于错版传闻的题材;炒作《宁夏》纪念币,是由于自治区系列题材的“龙头”币效应。不少独具慧眼的投资者,在跟进买入这类纪念币后都曾赚过钱。
忌买品相较差的
收藏纪念币如同收藏邮票,也要注意品相,即外观质量。品相好的纪念币与品相差的纪念币,市场价格相差很大。如目前在钱币市场上红得发紫的“现代币王”——《建行》纪念币,品相好的价格超过1300元一枚,而品相差的即使500元也很难出手。
忌买发行量过大的
收藏品市场历来有物以稀为贵之说。纪念币发行量的多少,是决定其投资价值和升值潜力的首要因素。一般来说,纪念币的发行量与市场价格呈反比关系,即量少价高,量多价低。例:发行量仅为204万枚的《建行》纪念币,目前市场价格已高达1300多元,而发行量多达9000万枚的《建党七十周年》纪念币的价格,仅为7元至8元。
忌买涨幅过大的
涨幅过大的纪念币,特别是近年来发行的纪念币,由于在收藏投资热中价格一路攀升,而市场消耗少,实际存世量已远远超过了市场的需求。涨幅过大并不说明它的投资价值高,而是市场炒作的结果,普通投资者一旦高位“吃进”,随时有可能因大幅下跌而深度“套牢”。
忌买狂炒后回落的
在各种纪念币中,常有一些品种会受到市场追捧而成为“黑马”。但这种已经大幅飙升的品种,一遇庄家大量出货,价格便会大幅回落,尽管这类纪念币品种已有相当深的跌幅,但仍不适宜普通投资者参与,因为狂炒过后回落的品种,在高位形成了大量的“套牢族”,价格一旦有所上涨,解套盘就会倾巢而出。这类过时的“黑马”再度被炒作的可能性很小。
忌买不具独特题材的
从某个角度看,买纪念币就是买题材,有题材就有炒作的概念,就会有庄家进场,而不具有独特题材的纪念币,是很难激起市场的投资热情的。例如,1997年一季度邮币卡市场狂炒《宪法》纪念币,是借助于错版传闻的题材;炒作《宁夏》纪念币,是由于自治区系列题材的“龙头”币效应。不少独具慧眼的投资者,在跟进买入这类纪念币后都曾赚过钱。
忌买品相较差的
收藏纪念币如同收藏邮票,也要注意品相,即外观质量。品相好的纪念币与品相差的纪念币,市场价格相差很大。如目前在钱币市场上红得发紫的“现代币王”——《建行》纪念币,品相好的价格超过1300元一枚,而品相差的即使500元也很难出手。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大部分水晶无收藏价值 上篇文章:投资收藏当代瓷器 应该重胎质还是重画工
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向境外邮寄文物不申报属走私
- 玩老家具大忌:整旧如新
- 从李唐《万壑松风图》浅析南北宋山水画...
- 文物古玩要不要打假 圈内圈外有不同声...
- 俄罗斯油画赝品充斥艺术品市场
- 以色列数学计算鉴别名画真伪
- 名家书画售假招术大全
- 万珺说翡翠:什么是翡翠的新种老种(图...
- 红翡上品可遇不可求 玩家要留意红翡造...
- 作伪者最容易作假的地方
- 嘉靖时期出现了官窑民窑竞烧的局面
- 黄花梨与花梨一字之差价差甚大(图) ...
- 黄龙玉实为黄蜡石非真玉
- 于右任题签书法欣赏:小题“大作” 妙...
- 奥运徽章收藏须谨慎
- 诚轩20秋拍瓷器工艺品:鱼皆可得
- 弘一大师的“弘体佛家书”:独领风气
- 万珺说翡翠:你知道翡翠的加工历史吗(...
- 正仓院里的唐代“丝路文物”
- 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 傅抱石与《敬亭秋》
- 漫谈:古玉色沁的分类和成因
- 关于大英博物馆藏唐三彩俑的二三事
- 晚清英国驻华外交代表机关公文的“中国...
- 收藏冷门铜墨盒要注意两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