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藏家备受打击遗憾而去 民间藏品多为水货(图)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图为:鉴宝现场 记者叶茂林摄
在鉴宝现场,记者发现“持宝人”的绝大多数藏品被专家确定为赝品,入得专家“法眼”的藏品不过百件,以送鉴的瓷品为例,仿品率达到90%。
多数藏家遗憾而去
“再帮我看看吧!”在瓷器鉴定现场,一位老先生拿着几件瓷器不愿离去,这些藏品全被专家鉴定为现代仿品,收藏价值不大。“这样的情况经常会遇见,为了顾及藏家的感受,我们还是会轮流‘过过手’,让他们心里稍微安慰些。”专家朱军这样说。
收藏者叶先生小心翼翼打开一个用棉被裹成的包裹,拿出一个色彩艳丽的花瓶,当被专家孙昌成鉴定为“新货”时,叶先生急得冷汗直流。藏家朱女士带来了十几个卷轴字画,她一一展开,专家频频摇头:“不对,不对。”最后鉴定结果都为仿品,有的甚至是印刷品。
备受打击的藏家眼中满是失落,只好包好自己的“宝贝”,遗憾地离去。
专家教您如何识货
人们对古玩收藏热情很高,但为何藏品多为“水货”?
专家叶培成说,收藏需要眼力、魄力、财力,否则就蕴含着很大风险。他建议民间收藏爱好者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多学一些有关藏品的历史知识,千万别按图索骥,更不能跟风而上。“收藏是一种高智商活动,不到博物馆去认识和研究那些与自己收藏相关的藏品,不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受骗上当的几率会很大。”专家张晖送给热爱收藏的人们一句话:多看实物多得经验,少听故事少交学费。
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红色藏品价格一片飘红 专家提醒小心甄...
- 古人玉雕的智慧:变废为宝
- 马未都说收藏第四讲:中国的坐具(3)
- 高端钱币收藏勿缺实战
- 如何辨别蜜蜡真伪
- 4000年前辽宁走进“青铜时代”
- 奥运纪念品收藏切忌盲目跟风
- 色泽制作工艺造型:收藏玛瑙要注意三看
- 名画被撕坏后如何修复
- 真假翡翠如何辨
- 如何鉴别民国瓷
- 李苦禅收藏观:穷藏也能收来好东西
- 中央美院美术馆的变迁
- 陨石收藏须理性
- 古丝绸之路的中国名称:古官路驼道
- 北京正道2021春拍:邱启敬的新文房
- 这些精美的骨头是古人智慧的象征
- 印石收藏:五色美石细思量
- 2021上海国际珠宝首饰展览会即将开...
- 华美典藏 正德东奇艺术中心璀璨绽放
- 一幅很有意思的西画:裸女,鸽子,老男...
- 收藏金属邮票集警惕买到工艺品
- 年画木版:藏前先辨伪
- 在十九世纪的街头巷尾走一走
- 钱币收藏 清新攻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