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元陈汝言《百丈泉图》赏析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陈汝言,字惟允,号秋水,元末明初画家、诗人。幼承家学。原籍临江(今江西清江),后随其父移居吴中(今江苏苏州)。生卒年不详,但知他与王蒙相交甚笃,明洪武初任济南经历,时王蒙任山东泰安知州,经常在一起切磋画艺,最后两人皆受胡惟庸案所累,屈死狱中(王蒙死于1385年)。由此可知他与王蒙几乎同一年代。
王蒙在明代活了十四年,但其传世的画皆作于元代(最迟的《夏日山居图》作于1368年),那么他晚年的画,我们无缘一睹,然而陈汝言当年却可谓熟知。传说王蒙在泰安时,曾面泰山作画,随兴所至,不时加笔,一幅图画了三年。陈汝言正巧来访,时遇大雪,他便用小弓挟粉笔弹在画上,将图改作雪景。王蒙叫绝,以为神奇,遂题画“岱宗密雪图”。
陈汝言与王蒙可谓“心有灵犀”,这与元代有成就的画家都宗法赵孟頫密切相关。赵孟頫书画兼擅,其山水画融合董源、李成,而将纸本绘画的“干笔皴擦”的技术推向成熟。绘画渐成文人“写胸中之逸兴”的笔墨游戏。而“元四家”的崛起,使董源、巨然的画风渐成主流。《百丈泉图》纵115.2厘米,横46.7厘米,纸本,墨笔。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图左上有小字自题:“至正庚子(1360)正月二日,庐山陈汝言写”。图绘群山层叠,一峰高耸,两山之接合处有山泉从高处喷涌而下。坡岸上树木林立,枝叶茂密,有茅屋、楼阁错落其间。山谷中村落隐现。溪水潆洄,汇成大河,远处对岸,峰峦犹现。山势圆匀,作长披麻皴,是董、巨法,但时断时续,却有些王蒙的解索皴的意味。碎石堆叠,形似“矾头”,近树枝干挺直,粗笔点叶,略依循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图》及巨然《层岩丛树图》的衣钵。其时已是元末,山水画总的在趋向简率、写意。如陆广、赵原、方从义等画家,无论构图、笔墨,都渐现简练、率意,而王蒙虽然构图上依然繁、密,但在笔意上日益苍莽、抽象。陈汝言则用笔虽见粗阔,但勾、皴依然缜密、清润,可以看出王蒙对他的影响。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和田玉估值需看颜色和质地纯净度 上篇文章:七巧桌的变化:鉴定实木看正反节疤
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央行提醒:收藏要注意贵金属纪念币真伪...
- 收藏者:重大题材并非稳赚不赔
- 乾隆皇帝为何喜欢在文物上处处留痕
- 须弥芥子:象生瓷中的大千世界
- 连体钞价格连续走高 收藏者小心掉入废...
- 唐代彩釉瓷辨识:警惕刻意精工之作
- 古琴鉴藏指南:并非越古越好
- 大清铜元收藏入门功夫(二)
- 怎样盘好一串金刚菩提
- 近现代书画品鉴定尚未形成专家队伍
- 如何鉴别唐三彩与奈良三彩
- 艺术家评论家拍卖行如何串通哄抬价格
- 书画艺术市场造假十大手段剖析
- 左光斗六面文印章与史可法“宜城天堑”...
- 专家解析:清式紫檀家具的投资与收藏
- 大奸臣蔡京的书法:天赋极高 终有大成
- 专家警告防止投机性收藏热
- 鲁迅手绘汉画像图考
- 戏曲文物与中国戏曲史的建构
- 中国子冈杯玉石雕作品十周年回顾展在上...
- 古玩收藏:荣辱不惊 富贵不淫
- 收藏印石之道
- 地摊上数百元买个假古董
- 张国良:蜀地寻楠印象
- 十七世纪的中国瓷器-青花人物篇展览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