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名家支招如何收藏(图)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2008华人收藏家大会展出的精品。

2008华人收藏家大会“海派民间收藏展”吸引了不少收藏者前往参观。
10月8日至9日,“上海2008华人收藏家大会”在黄浦江畔举行,海内外有声望有影响的收藏家、艺术家及艺术机构负责人共襄盛会。
在会上,行家们从各个角度畅谈了自己对收藏的认识和收藏知识,对广大收藏者尤其是初涉此道者颇多启迪。
收藏让艺术更贴近百姓
“收藏感知文明怡养情致”是“上海2008华人收藏家大会”的主题词。
收藏行为具有两重性:一方面,人们珍藏的一件件艺术物品,是历代广大民众文化智慧和艺术涵养的结晶;另一方面,收藏行为对个人又具有审美性和私人性,通过人与物之间的无言交流,谛视默悟,又是一个收藏者自我修养得到逐渐提升完善的过程。收藏家往往举一己之力,搜罗人类珍品,达到回报社会又修身养性的作用,这也正是收藏文化的独特魅力所在。
在此次论坛上做报吿的中国嘉德国际拍卖公司总经理王雁南曾这样解读“收藏”:“不管是欣赏也好,投资也好,在一定层面上是一个比较私人的行为,一般都是自己欣赏把玩,最多叫几个朋友一起切磋交流。但是如果超越了这个层面,就是说像我们现在看到的老一代的收藏家,东西从散到聚,聚到一定规模了以后就有一个去向问题。”
她说,海外许多收藏家到最后会将藏品捐给博物馆或某个收藏机构,为的是使更多的人能够欣赏,达到它敎育大众的作用。
钱并不是收藏的全部
大陆知名鉴赏家黄君实曾这样说,一个成熟的收藏家应该具备什么要素或者条件呢?第一要有钱。但最重要的仍是喜欢,不喜欢,占有了它,也无法体会它的韵致。收藏的兴趣在于赏玩,赏玩之余,不懂就问,如此古画硏究就有了生气。
他说,古时,收藏多是小圈子里,三五知己,互相把玩。而今,很多有钱人并不喜欢收藏,只是附庸风雅,家里先是挂上齐白石、傅抱石的画,以显摆身份,后来又买油画,也多有显摆的意味在。
其实,对收藏而言,经济条件和机遇固然重要,更为重要的是眼力以及藉助眼力的机会把握能力。
收藏家邓仕勋在谈到收藏的时候这样说:“收藏第一是让我觉得安慰,无论如何我有缘拥有了它们,每当工作或者生活上有烦恼时,与画的‘神交’能把我带入书画高雅的世界;第二是在收藏的过程中需不断地追根溯源,读画、读史、读着録,促使我不断地学习;第三是收藏给我带来很多前辈、老师和朋友,这是收藏带来的莫大缘分。”
炒作是市场里的恶性泡沫
参加本次华人收藏大会的许多海内外藏家都说到了一个问题——炒作。
目前艺术品市场盛行的炒作之风,其危害性并不亚于赝品横行。有些艺术机构在低价收集了大量筹码后,在拍卖公司“帮助”下,拍出令人瞠目结舌的高价,人为制造艺术家的“行情”,然后在画廊里以稍低一些的价格大批量销售。有的艺术家不在提高艺术修养、创新进取上动脑筋,而是花大量时间在搞关系上,利用各种机会出名,沦为“艺术交际花”。凡此种种,都成为艺术品市场里的“恶性泡沫”。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古铜镜的历史与真伪辨别 上篇文章:新老玉器辨识法
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故宫博物院里的那些火锅
- “我们叫龙的传人”这个说法是怎样产生...
- 扬州八怪之金农作品辨伪 晚期作品成交...
- 如何研读拍卖图册
- 北京正道2021春拍丨唯有重器可传世
- 文房古玩收藏手册
- 皇帝为表“惜贤敬老”而赐拐
- 市场上珠宝级珍珠只占10% 养护有四...
- 东海石梁河镇现民国碑刻 疑与南宋“抗...
- 古砚投资需注意六字诀
- 收藏者:重大题材并非稳赚不赔
- 穿越故宫600年:7本书带你认识故宫...
- 末代学徒的无奈
- 收藏市场升值迅猛 藏家如何鉴别佛像赝...
- 须弥芥子:象生瓷中的大千世界
- 小师傅鉴定老古董 古玩鉴赏专业申城走...
- 古玩鉴定中陶瓷鉴定最难
- 揭秘钻石购买窍门
- 玉石市场鱼目混珠 岫玉也成疯狂石头
- 玉器收藏第一步:软玉硬玉要分清
- 鸿发红木萧照兴:市场无捷径
- “红印本”收藏价格“井喷” 18年升...
- 莲瓣纹常装饰在青瓷腹部
- 石碑见证:古人尊称寿高德馨的老者为“...
- 上海交通大学继教院古代玉器鉴定课程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