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禹之鼎书画作品辨伪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图一

图二 黎展华(广东省收藏家协会名誉主席)
禹之鼎(1647-1716),清代画家。字尚吉,一字尚基,一作尚稽,号慎斋。后寄籍江都。擅山水、人物、花鸟、走兽,尤精肖像。初师蓝瑛,后取法宋元诸家,转益各师,精于临摹,功底扎实。肖像画名重一时,有白描、设色两种面貌,皆能曲尽其妙。形象逼真,生动传神。有《骑牛南还图》《放鹇图》《王原祁艺菊图》等传世。
禹之鼎肖像画中的衣纹线条和树石造型,更多取自宋人。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记载他:“写真多白描,不袭李公麟之旧,而用吴生兰叶法。”其实,他写真中的线条,有宗法李公麟一路的“行云流水描”,细劲圆转而又挺健流畅。而所谓“吴生兰叶法”,则是在吸取马和之的“蚂蝗描”以后形成的,轻逸飘洒而又流利灵动,亦称“柳叶描”,这是他成熟后的本色线条。
他后期的肖像画,不仅线条,连布局、造型、笔法都受马和之影响,画风更显简练明洁。在造型、笔法方面,他对北宋李成、郭熙也颇为倾心,中年时期,常运尖利之笔,作工谨造型,画崔嵬山石,呈蟹爪树枝,显现出稳健细谨的面貌。另外,他还学过五代周文矩的“战笔描”,南宋马、夏的“折芦描”,用笔运线或颤动盘纤,或跌宕顿挫,显示出丰富变化。
他宗法唐人仕女,面部运“三白法”如《乔元之三好图》卷中的女乐;或用传统的工笔重彩法,鲜艳夺目,如《妆阁清暇图》页;还仿明代徐渭的泼墨法,绘水墨写意仕女,如《芭蕉仕女图》轴;亦效陈淳、徐渭的水墨淡色花卉,作《荷花图》轴。
清初以前,禹之鼎已形成独立画科的肖像画,除传统的单线平涂法和白描法外,还出现了江南画法和没骨法。禹之鼎的肖像画,还很少无背景的单身立、坐像,正襟危坐,一味端肃,而往往把人物置于特定的情节、环境之中,展现主人公其时的具体活动和生活环境,力求如实地反映他们的行动举止和思绪心态。
禹之鼎的肖像画,在当时盛行文人山水、花鸟的社会风气下,虽未能蔚成一派,但杰出的艺术成就还是得到了世人的公认,画史谓其“工善写照,一时称绝”(《图绘宝鉴续纂》),诚非虚誉。
图一图二均为署名禹之鼎的仕女画作品。图一的仕女,脸部呈现出来的敷白粉是整幅画中表现力最强的,视觉冲击力也是最突出的,但是过于的强调却掩盖了五官的表现,同时脸色跟背景的蜡梅一样煞白,显得冷酷,没有血色,如果人面如桃花,面上泛起红晕,就更为恰当,更有美感。更令人费解的是人物背景中刻意安排的三只鸟,高高在上的那只应该为公鸟,正暗中窥视着两只母鸟,一公二母的出现,在情节上的暗示似乎不够准确,那位仕女在寒冬腊月的天地里,到底在想什么?画家寄予人物的命运安排又是什么?三只鸟和主人公的命运和他们的关系又是什么?在创作的内容上和情节的铺排上,显得不伦不类。
其他如:人物的衣纹线条也过于统一,缺乏抑扬顿挫的强弱变化。
而图二两个仕女,在互相依偎着,情态、动态都十分的生活化,情节化,人物一个正面一个侧面,表情都十分的丰富和出彩,眼睛的顾盼流连都十分传神,连那只通晓人性的仙鹤都止不住地回眸与人物产生呼应,两个仕女的穿着打扮更是十分的考究,服饰的质地丰富多彩,仿如当下的时装秀一样,人物发髻的造型,也别出心裁,展示出过去时代的风格与面貌。
总之,图二创作上十分考究和严谨,脂赭烘染,充满细节刻画,独具匠心,形神毕肖,是一幅有呼吸有生命的水平较高的精品,与图一人物脸无血色呆板无生气,人物服装的单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综上所述:图一假,图二真。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习近平和特朗普在故宫托画心时拿的什么作品 上篇文章:已经没有了
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一看二拿三测试鉴别和田玉
- 马未都说收藏第一讲:盛世收藏(3)
- 小小一只表动辄上千万(图)
- 揭秘钻石购买窍门
- 耿鸿民 谈:王金忠大师的花鸟俏色巧雕
- 掌眼属鉴定范畴又不等同于鉴定
- 大奸臣蔡京的书法:天赋极高 终有大成
- 古钱币收藏力避四误区
- 收藏奥运纪念品要提防“限量绝版”的幌...
- 逆向思维收藏助你成为大赢家
- 认识一个连体钞品种之十二:90100...
- 识玉知识:观千剑而后识器
- 弘一大师的“弘体佛家书”:独领风气
- 藏市的赝品多鉴别有三招
- 从百年前的图像看唐与回鹘时期龟兹石窟...
- 国际文物书画珠宝鉴定委员会成立
- 良好心态助避免误购赝品
- 中国收藏家提出史前古玉十二字鉴定法
- 慎藏奥运纪念品
- 海洋滋养两大文玩:海柳和砗磲 极具收...
- 中国四大经典名玉(4)
- “红印本”收藏价格“井喷” 18年升...
- 张五常:街边两百元的汝窑比一亿元的还...
- 收藏外国艺术品大有学问(图)
- 万元金镶玉成本6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