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揭秘:青金石常见造假手法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染色充胶青金石

石英岩染色 醇厚的深蓝外表,宛如静谧的夜空,让作为阿富汗“国石”的青金石成为了文玩市场上人气飙升的一款玉石,凭借其独一无二的纯正色彩以及男女通吃的点缀效果,赢得了众多玩友的喜爱。但是随着青金石价格的上涨,加之原料十分稀少,一些不良商家又把目光盯上了这块“肥肉”。
假青金石的主要特点
树脂制成的通常颜色过于均一,无金无白。这种情况从价格上就能够看出端倪,看似完美的品相,却价格较低。
造假青金石通常略偏轻。有些通过磁珠假冒造出来的青金珠子,无论是颜色纯度还是光泽度都比较好,具有欺骗性,但有经验的人用手稍微感觉一下就能感觉出来。
如果放大观察表面会有气泡半圆状的坑,真青金石通常经过多道工序打磨抛光,放大后表面不会出现有坑的现象。假青金石很多是一次合成而烧制的,孔洞边缘没有打孔的痕迹,有凹陷感。青金石打孔后,因为钻头的力量较大,可以观察出来细小的断口。
青金石辨假的注意事项
用强光手电能打透的一定不是青金石。很多青金石通常是用石英岩染色而成,表面有加温炸裂现象,颜色顺裂隙而入,强光可以打透,透射光可以看到颜色成网状结构。而青金石用手电打是不会透光的。
用酒精或丙酮擦拭掉色的青金石一定是经过染色的。青金石染色通常与其他造假手段共存,如用树脂和石粉加胶和铜屑等压制而成的“青金石”,通常为了加强颜色,会进行染色。用石英岩等其他相似材质造假的情况,也会通过染色来加强颜色。有些劣质青金石,不法商家也会为了增加其卖相而进行染色。青金石本身不会掉色,所以用酒精或丙酮擦拭掉色的,一定是染色的或是造假而成的。当然,有些通过注胶加色的方法制作出来的仿品,用丙酮擦拭不会掉色。
一串青金石毫无一丁点白或金的一定不是青金石。天然的青金石通常都会含有杂质,如果一丁点瑕疵都没有,那就值得怀疑了,因为不法商家为了迎合需求,而制作出高仿的“青金石”,无任何杂质而且通常整条颜色高度一致。
带有证书的青金石不一定靠谱。一些鉴定证书也不靠谱。有些造假者会在证书上做文章,制作出假证书或是找无资质的机构出一些“山寨”鉴定证书来欺骗顾客。我们需要看清楚证书的机构是不是有资质的权威机构,其实假证书在描述上有时候也能看出破绽。(赵雅)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养虫葫芦里的讲究 上篇文章:上海交通大学继教院古代玉器鉴定课程预报名
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乐器收藏:慧眼识琴(3)
- 剑桥考古教授:从古希腊雕塑与良渚玉琮...
- 女画家的水彩一眼就能看出不同的气候
- 乐器收藏:慧眼识琴
- 收藏版画不是一蹴而就
- 七彩云南亮相2023中国国际珠宝展
- 为收藏鉴赏玉器支招
- 私人收藏艺术品应追求六品
- 第三套背绿水印防伪知识要通晓
- 和田玉估值需看颜色和质地纯净度
- 艺术市场结构畸形 解密市场繁荣背后的...
- 清宣统青花矾红彩描金云蝠纹荸荠瓶60...
- 收藏古币需长线操作
- 博特格:从炼金术士到中国瓷器的解密者
- 清代官窑仿黄花梨木釉桶赏析
- 欧洲对中国瓷器的高质量仿制 源于一个...
- 价格低谷潜力巨大 看“黑白子”如何搅...
- 鉴定专家细说鉴宝内幕
- 万元翡翠钱:买回石榴石
- 哪些连体钞品种发行量较少
- 奥运藏品选择各有诀窍 心态放稳追高需...
- 老货不见得贵 新货不见得便宜
- 假画猖獗原因:鉴定家造诣比不上造假者
- 玉石市场鱼目混珠 岫玉也成疯狂石头
- 你从盗墓笔记看到盗墓知识 基本都是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