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要了解不同时期特点 金银锭真伪鉴别有讲究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在近年来各大拍卖会上,金银藏品中的一个“黑马”品种——古代金银锭受到了投资者的热烈追捧,成交价格屡创新高。如在日前举办的嘉德春季拍卖上,一件十分罕见的“明代嘉靖户部造五十两重金锭”以280万元人民币的高价成交,并一举刷新中国金银锭拍卖价格的世界纪录。由于近年来金银锭升值幅度较大,市场上出现了不少赝品。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金银锭赝品有以下几种。
一是伪造清代珍贵金锭,具体方法是在白银或铜胎上镀金或包金叶。鉴别时可掂试重量,黄金的密度大,比重为19.3,明显重于白银或铜等金属,对于相同体积的金属物,金锭的份量要重得多,掂在手里有沉重感,太轻的金锭必是伪品;还可采取试硬度的方法,黄金的硬度很低,成色越高的黄金质地就越柔软,若用普通金属物在金锭上轻轻划试,一般留下凹痕的是真金,留下划痕的是伪品;最稳妥的鉴别方法是滴硝酸。黄金的化学性质较稳定,在空气中不易氧化。黄金在酸性液体中(如硝酸、稀盐酸等),其颜色不变,而假金只要是一触及硝酸,便会失去光泽。如是镀金金锭,镀金层很容易脱落,不仅脱落部分易生锈,即使镀金表面也易被铜覆盖。
二是伪造明清时期银锭。具体方法是在假银锭中掺铅锡,这种赝品表面呈青黑色,比较容易辨认;还有在是浇铸时将铜块凝在银锭内部,外表鎏银,这种假银锭虽体大而份量轻,手掂也可以辨别;较难识别的是用新白银铸老银锭,这种赝品的重量和体积虽和老银锭相似,但细细观察会发现这种新银锭的包浆、蜂窝和铸文款识等都没有老银锭的风韵。主要鉴定方法有:从银锭的颜色和蜂窝进行辨认,新银锭的颜色泛白而生硬,老银锭表面有自然的银锈和包浆,呈现灰白色或灰褐色,蜂窝排列自然,孔中有金黄色的多色彩光。老银锭的铭文内容历代不尽相同,因此收藏者要了解不同历史时期银锭铭文的特点,以便发现破绽。(吴伟忠)
来源:市场报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中国象棋收藏窍门 木制象棋比玉石制珍贵 上篇文章:奥运纪念品收藏知识问答
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中国艺术品网络寻宝活动:鉴宝活动摆脱...
- 藏在文物里的商王后传奇
- 自杀九次而不死 徐渭是用命在写书法
- 万珺说翡翠:什么是翡翠的新种老种(图...
- 揭秘黄花梨:黄花梨为什么这么贵
- 民间宝物缘何遭专家白眼(图)
- 印象主义先行者马奈:画我所见
- 欧洲时装版画:从记录流行服饰到成为独...
- 收藏新贵 小小怀表有门道
- 两位画家笔下的马拉之死:英雄还是恶魔...
- 国家级鉴赏专家免费为市民鉴宝
- 小小一只表动辄上千万(图)
- 万珺说翡翠:翡翠的著名加工大师有哪些...
- 疯狂的石头:赌石全攻略
- 错版人民币做鉴定防上当
- 苏富比香港秋拍夜场令人关注
- 康熙青花瓷的30个特点
- 入藏故宫的《丝路山水地图》什么来头
- 最孤独一代宗师:亲手毁掉2000张画...
- 第19届中国当代玉雕大师拍卖会10日...
- 唐代题字陶俑探秘
- 解读“宋代文艺复兴”
- 周穆王西巡或为寻找玉石矿源 开通东西...
- 赵幹《江行初雪图》赏析:散势的景趣
- 竹木牙角雕鉴定的一些要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