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铜元天地首页 >> 文章中心
文章阅读

只为名不为利:马未都与收藏的不解情缘

来源/作者:网络 |
  提起马未都的名字,可谓是收藏界的明星,在艺术市场行情一路上扬的今天,他传奇的收藏经历使人们仿佛看到致富的捷径。
  2008年伊始,马未都在央视《百家讲坛》开讲,据悉,“马未都说收藏”将分为三个单元,共44讲,包括家具10讲、陶瓷24讲和杂项10讲,这也是马未都将他30年来的研究成果首次公诸于世。与以往不同的是,“马未都说收藏”将突破旧有模式,不再重复人们耳熟能详的历史故事,而是以学者的视角,透过藏品的表象,探究其所处年代的人文和社会背景,阐述传统文化对我们的先人,包括我们现代人的生活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同时,为了提升讲座的趣味性和实用性,马未都将会在讲座中破译文物密码,从而修正前人的谬误,为收藏爱好者提供收藏箴言。
  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的建立是马未都多年的心愿。从1992年起,马未都便开始孕育这一计划并为之奔走,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1996年10月,观复古典艺术博物馆终于获准成立了。几经周折搬迁,观复博物馆最终落户现在的朝阳区金南路18号。
  2008年1月18日,马未都为观复博物馆举办成立11周年庆典,面对记者,他侃侃而谈,面对收藏的众多“宝贝”,他如数家珍。
  文化的持久魅力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已开始从事收藏的马未都见证了艺术市场的从无到有,从早市地摊上淘宝贝,再到合法的古玩市场,最后进入拍卖场,“文物市场形成了,对收藏来说,简单化了,也明朗了。”
  拍卖行蓬勃,也拉动瓷器和古典家具的价位节节攀升,马未都的藏品引来了更多人的价格换算,早年间以几十上百的价钱从地摊上淘来的玩意儿现在件件天价。不过,马未都觉得收藏一直对他有一种无可抗拒的诱惑力,这种诱惑力首先不是源于金钱,而是源于中国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和文化。 “比如说,你今天炒股挣了钱了,没错,它能带给你快乐,但是这种快乐是非常短暂的,但是古玩不一样,这种乐趣是非常持久的,这就是文化的魅力。”他认为,一直以来,我们都生活在古老文化的熏陶之下。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化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是应该保留和继承的。
  只为名不为利
  在观复博物馆成立11周年的媒体见面会上,当有记者问到他为什么要自己创立博物馆,从事这样一件只有投入,即使在未来也很难见产出的事情时,马未都坦言,人做任何一件事都有一个目的,能够名利双收是最好的,但是囿于博物馆的性质,要依靠它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是不可能的,但是它带给我很多荣誉,这也给了我很大的满足感。同时,要建立一家博物馆,为我收藏的这些东西找到一个好的归宿,是我真心想要做好的一件事。
  观复博物馆从成立至今,历经11年风雨逐步走上正轨,马未都又开始思考另外一个问题,如何使博物馆持续良久地运作下去,“开始是我一个人在做,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这个博物馆怎么继续下去。与制度比起来,人是不可靠的,这是我引入理事会制度的考虑。”改制是为了适应发展,而改制的动力则来自于儿子所就读的英国私立大学,“我儿子入学的第一天,他的老师、舍监带他来到校园的一角,那里立着墓碑,老师告诉他说,这里埋着这所学校所有的原始校董,他们在创立这所学校之初,也只是几个人拿出一笔钱来做这样一件事情,他们不会想,也想不到150年后学校现在的面貌、规模,就像我也想不到150后观复的面貌,而这一切的良性发展都源于制度的保障。因为理事制企业是可以延续、可以继承的,只有这样才能把这个博物馆变成社会财富而不是个人财富。”马未都坚信,只有这样,博物馆才能持久而健康地发展下去,才能把博物馆这个财富完整、有效地留给社会。
  马未都将改制后的博物馆成为“文物界的希望小学”,他表示,打理博物馆,时时看着这些玩意儿,对于他和其他董事们来说,是人生的一大享受,这种享受是其他形式无法替代的,有这点就已经足够了。
浏览次数:750
复制 】 【 打印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明代十二生肖铭文镜   上篇文章:中国式抽象艺术:向未知方向摸索前进  
查看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0)
以下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