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真正古代银锭中间无凸起物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银锭
问答说明:本栏目鉴定专家分别来自广东省博物馆、广州市文物总店、广州市集雅斋。读者可将藏品图片发至linlin@gzdaily.com进行咨询,务必选用高度清晰照片。
专家:广东省钱币学会草芳老师、杰叔、剑琴老师
说明:本栏目所鉴定作品均基于读者所提供的原照片,如需进一步鉴定需要观看实物。
读者:请帮忙鉴定此银锭(见图)的真假及价值。其正面凸起,旁有竖行阳文"光绪元年"四字,重量为235.9克。
专家作答:许多读者受影视作品的引导,对于古代"银元宝"有所误解,以为都是该读者所发照片中的银锭的样子。其实真正的古代银锭并没有中间的凸起物,反而是凹陷下去的,主要是为了在存储银锭时可以更好叠放--此为该件银锭的最大破绽;破绽之二是银锭底部的蜂窝,由于铸造银锭过程中将银水倒入泥模中时,几千摄氏度的高温导致模中的水分激烈"榨"出,形成蜂窝,但是该银锭蜂窝过多,非常反常,是造假者画蛇添足的做法。
银锭价值近年大升
银锭是汉代开始出现的古代货币,在汉代流通不广,至明代时较为盛行,但一直到清代才成为主要的流通货币。常见的是把白银熔铸成元宝状,银条和码形的较为少见。银锭有一定的重量,一般大元宝为五十两,也有二十两的元宝。银锭上一般有铸造地点、重量,如是缴纳国库的也会在银锭上有所说明。
在鸦片战争后,外国许多成色不足的银元不断涌入中国,通过交易方式换取中国成色十足的银锭,令中国损失巨大。后李鸿章上书请求铸造银元,从此才开始了中国的机制币历史。
近年来,许多收藏钱币的收藏者把眼光放到收藏银锭上,主要是因为大多数铜钱、机制币存世量相对较多(珍稀品除外),而反复的熔铸令银锭存世数量甚少;其次银锭作为中国历史上主要货币的一种,也承载着许多的历史、文物价值。
拍卖市场上也相应地陆续出现了各个朝代的银锭拍品,其中清、明银锭最多。在去年11月中国嘉德的专场拍卖中,几件银锭拍品拍出惊人价格,如明代永乐六年银作局(类似国家制币局)五十两银锭以156.8万元成交,明代"内承云库花银"二十五两银锭拍出56万元,清代山东"乾隆四十七年十二月青城县匠王"五十两银锭也拍出29.12万元高价。
不妨多研究银锭史
然而,市场上流通的银锭有许多赝品,读者多次来信鉴定的银锭也少见真品。这些赝品的造假主要有几种:一是用铅锡假银;二是浇铸时将铜块凝固在银锭内部,外表鎏银;三是在真银锭底部挖出一个小洞,取出银后灌入铅,再封焊洞口;四是用新白银铸老银锭。
鉴定银锭需要收藏者对银锭的历代发展有所了解,起码不要像普通大众一样以为影视作品中的"元宝"就是真的银锭,还要对不同时代的银锭的形状、铭文有所了解。
主要鉴定方法有:1.从银锭的颜色和蜂窝进行辨认,白银的颜色白润而沉稳,老银锭表面有自然的银锈和包浆,呈现灰色或灰褐色,蜂窝排列自然,孔中有金黄色的多色彩光;2.银锭铭文内容历代不尽相同,因此收藏者要了解不同历史时期铭文的特点;3.从银锭造型进行断代,各省的器形也有所区别;4.检查银锭重量与时代标准是否符合;5.敲击银锭听是否有空心声或破声音,以鉴别是否包壳银锭。另外,官铸银锭的价值是私铸银锭的数倍以上,官铸银锭更有收藏价值。
读者:请老师帮我鉴定这枚金币是不是真品?
专家作答:从图片观察,该金币应是真的美国金币,成色为90%左右,面值为10元,重量应为1/2盎司左右。虽然该金币品相颇佳,但是普通金币,因此价值仅比金价略高。近年美国曾清理一批普通金币,即以金价加5%至10%的价格出售。从目前金价看,该枚金币加上用于镶嵌的挂坠部分的金价可值数千元。
读者:请帮我鉴定这枚币的来头。
专家作答:该币是"日本贸易银",明治8年和13年存量极少,价值甚高,而其他年份数量较多,价格与银价相当。不过从图片看,读者该枚币不是真品。
读者:该铜币直径8cm,请问是什么币,价值高不高?
专家作答:该币是"日本铂金一万圆",不是流通币而属于镇库币,存世稀少,价值甚高。但读者该币并非真品,从图片判断应是铝铜合金,在市场中随处可见。据悉"日本铂金一万圆"有可能是孤品,市场上流通的可能性极小。
读者:请问这个上面有"圣宝"字眼的币是不是真品?是太平天国的流通币吗?
专家作答:该币为太平天国的花钱,但是应为赝品。该币是珍稀之品,价值颇高,部分藏于湖南省博物馆。其中大币直径可达30cm,发现于洞庭湖底;而小币直径只有7.1cm左右。(记者 林琳)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当心收藏品市场托儿宰人 上篇文章:消费警示:谨防油画赝品
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玩老家具大忌:整旧如新
- 警惕红木家具市场鱼目混珠
- 高端钱币收藏勿缺实战
- 传承收藏文化 增强鉴赏能力
- 书画裱件偷换造假法辨识
- 艺术家评论家拍卖行如何串通哄抬价格
- 古玩字画圈子里故事多 骗人招数知多少
- 近代海派画家曹华《溪畔浣纱图》
- 花费上万元买到29枚假银元
- 和田玉估值需看颜色和质地纯净度
- 青铜器收藏之道和鉴定要素
- 张国良:难言之美金丝楠
- 纪念币市场火热 收藏需牢记五忌
- 如何听取 专家的鉴宝意见
- 恐龙蛋化石无处鉴定难定真假
- 收藏需要谨慎:粪土珠宝颠倒 拱璧垃圾...
- 收藏版画不是一蹴而就
- 清末南浔商人与地方秩序的重建
- 维米尔画作中的全球化玄机
- 在中国怎样投资当代艺术品?
- 疯狂的石头如何鉴别
- 艺财兵法专栏一期:艺术品市场的谋略
- 北京奥运会10公斤纪念金币鉴赏
- 十七世纪的中国瓷器-青花人物篇展览即...
- 珠宝国检中心启动免费保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