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阅读
伪款损珍瓷
来源/作者:网络 | 阅读权限:0 | 会员币:0
十几年前,洪宪瓷很吃香。凡有“居仁堂制”、“洪宪御制”款的瓷器都能漫天喊价。“居仁堂”是中南海殿名,1912-1916年这里成了袁世凯的总统府。袁派人在景德镇定烧总统府用瓷,题有“居仁堂制”篆书款。后来袁世凯复辟帝制,用“洪宪”为年号,又在景德镇定烧“洪宪御制”款器瓷。袁世凯在政治上为人不齿,但他委任郭葆昌为督陶官烧造的瓷器,用料讲究,工艺精致,颇受收藏家青睐。
一位朋友携来“居仁堂制”篆书款瓷盘,欲出售予我。打开锦盒,盘为薄胎细瓷,葵口,直径约15厘米。沿口用金釉滚边,内壁金红釉地,盘内沿口相对两个蝶形白地开光,一框内粉彩山水,一框内墨彩题字。金红釉以黄金为着色剂,故名之;创烧于康熙末年,其技术从西洋传入,故又名为“西洋红”;呈色有深、浅、浅淡之分,俗称为“玫瑰紫”、“胭脂红”、“淡粉红”三种。“金红地开光粉彩”工艺比较复杂,先在成型的白瓷胎体表面贴上开光形状的湿纸,干燥后将金红釉吹到瓷胎上,故又俗称:“吹洋红”。在吹釉过程中,不停地烘烤瓷胎,以保证吹上去的红釉不致流淌。釉吹施好后,揭去贴纸,罩上透明釉,进800-850℃炉内烤烧。出炉后,再在白地框内彩绘,再入高温炉烧制完成。纵观这个瓷盘,烧造工艺繁复,且瓷质到彩绘都很精致,一眼可以断定为民国早年的东西。
朋友看到我爱不释手的样子,得意地将盘子转身,指着盘底中央红款说:“瞧,‘居仁堂’,身价不凡呀!”
我凝视“居仁堂制”底款片刻,手指抚摸底款的釉而。感觉发毛,有点不对劲。拿出放大镜细看,发现加款处的釉面有细砂纸磨擦过的痕迹,由此可以推断红款是磨掉原款后加的伪款。我又把瓷盘翻过来,白地开框内墨书“民国十三年冬,澄波吾兄清玩,李宗岳敬赠”的字样。我对朋友说,白瓷墨字,年份写得清清楚楚。再说袁世凯的“御用瓷”怎么会有酬友的题词?作伪手法之拙劣,连常识都不顾了,真是利令智昏。朋友哑口无言,收拾好锦匣,悻悻而去。
半个月后,我去这位朋友家,见那只金红釉地开光粉彩山水瓷盘尚未脱手,安放在红木盆架上。我拿起瓷盘细细观赏。胎体轻薄似蛋壳,盘的外壁施高白釉,温润细腻似玉。内壁金红釉地艳丽如玫瑰,娇柔悦目,白地框内的山水,落笔简淡安详,水瘦山寒,疏树老石,有一种透人胸肺的孤寂清凉,令人若有所感。瓷盘整体造型.小巧端庄,秀丽诱人,是民国时期烧造瓷器中不可多得的珍品。但当我眼光所及“居仁堂制”醒目的伪款时,不禁感叹,好端端的一件民国珍瓷,竟被利令智昏的蠢人糟蹋了!
临走时,我还是将这只瓷盘以合适的价位买下了,它可以作为特殊教材给我们启示:鉴赏瓷器要谨慎,疑似之迹不可不察;在收藏活动中千万不能被金钱诱惑,做乱添伪款、糟蹋古物的蠢事。许云琴
一位朋友携来“居仁堂制”篆书款瓷盘,欲出售予我。打开锦盒,盘为薄胎细瓷,葵口,直径约15厘米。沿口用金釉滚边,内壁金红釉地,盘内沿口相对两个蝶形白地开光,一框内粉彩山水,一框内墨彩题字。金红釉以黄金为着色剂,故名之;创烧于康熙末年,其技术从西洋传入,故又名为“西洋红”;呈色有深、浅、浅淡之分,俗称为“玫瑰紫”、“胭脂红”、“淡粉红”三种。“金红地开光粉彩”工艺比较复杂,先在成型的白瓷胎体表面贴上开光形状的湿纸,干燥后将金红釉吹到瓷胎上,故又俗称:“吹洋红”。在吹釉过程中,不停地烘烤瓷胎,以保证吹上去的红釉不致流淌。釉吹施好后,揭去贴纸,罩上透明釉,进800-850℃炉内烤烧。出炉后,再在白地框内彩绘,再入高温炉烧制完成。纵观这个瓷盘,烧造工艺繁复,且瓷质到彩绘都很精致,一眼可以断定为民国早年的东西。
朋友看到我爱不释手的样子,得意地将盘子转身,指着盘底中央红款说:“瞧,‘居仁堂’,身价不凡呀!”
我凝视“居仁堂制”底款片刻,手指抚摸底款的釉而。感觉发毛,有点不对劲。拿出放大镜细看,发现加款处的釉面有细砂纸磨擦过的痕迹,由此可以推断红款是磨掉原款后加的伪款。我又把瓷盘翻过来,白地开框内墨书“民国十三年冬,澄波吾兄清玩,李宗岳敬赠”的字样。我对朋友说,白瓷墨字,年份写得清清楚楚。再说袁世凯的“御用瓷”怎么会有酬友的题词?作伪手法之拙劣,连常识都不顾了,真是利令智昏。朋友哑口无言,收拾好锦匣,悻悻而去。
半个月后,我去这位朋友家,见那只金红釉地开光粉彩山水瓷盘尚未脱手,安放在红木盆架上。我拿起瓷盘细细观赏。胎体轻薄似蛋壳,盘的外壁施高白釉,温润细腻似玉。内壁金红釉地艳丽如玫瑰,娇柔悦目,白地框内的山水,落笔简淡安详,水瘦山寒,疏树老石,有一种透人胸肺的孤寂清凉,令人若有所感。瓷盘整体造型.小巧端庄,秀丽诱人,是民国时期烧造瓷器中不可多得的珍品。但当我眼光所及“居仁堂制”醒目的伪款时,不禁感叹,好端端的一件民国珍瓷,竟被利令智昏的蠢人糟蹋了!
临走时,我还是将这只瓷盘以合适的价位买下了,它可以作为特殊教材给我们启示:鉴赏瓷器要谨慎,疑似之迹不可不察;在收藏活动中千万不能被金钱诱惑,做乱添伪款、糟蹋古物的蠢事。许云琴
>>相关资讯:
下篇文章:文物古玩要不要打假 圈内圈外有不同声音 上篇文章:冷静面对鼠年贺岁金条上市 购买者须谨慎
网友评论 (0)
网友评论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或立场
相关文章
- 张国良:难言之美金丝楠
- 匏器的收藏与鉴赏(图)
- 唐伯虎轶事:游山观水 翩然而性
- 认识一个连体钞品种之十三:分币八连体
- 摄影术传入中国后 画师如何利用它来P...
- 清代官窑仿黄花梨木釉桶赏析
- 戏曲文物与中国戏曲史的建构
- 商寅泉:紫砂收藏 从泥学起
- 水晶雕刻技能大赛新秀赛成绩新鲜出炉
- 中国四会玉器博览城亮相上海珠宝首饰展
- 忻州北朝壁画墓观画记:墓室壁画曾被疯...
- 玩老家具大忌:整旧如新
- 贵金属纪念币仿伪基础知识问答(三)
- 新老玉器辨识法
- 旧瓷并不一定就是老瓷 六法破解新瓷做...
- 投资水晶 财富潮涨
- 和血色有关的财富陷阱 教你三招辨鸡血...
- 西部鉴宝2007年压轴盛会31日举行
- 投资奥运藏品有讲究
- 利而不害,为而不争
- 藏在文物里的商王后传奇
- 从唐墓出土侍女俑看唐代审美观
- 古玩收藏陷阱花样翻新 骗局防不胜防
- 近代铜元巧收藏
- 李燕辉:你不知道的《时局图》
